马克·吐温和小伙伴

马克·吐温不仅将童年生活的一些趣事写进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而且连小说主人公的名字,也是取自汉尼巴尔镇上的流浪儿汤姆。

汤姆·堡南肯希波比吐温大4岁,他们家没有房子,就住在离克里曼斯家不远的一间牲口棚里。老堡南肯希波好酒贪杯,有时出外做零工,即使挣了几个钱,也花得精光。他家有8个孩子,都没有上学,也从来不去教堂。他们是全镇最穷的人。

汤姆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成天在镇上蹓跶,经常去森林、田野、大山和河边玩耍。他是镇上没人理睬的流浪儿,大人们都不许自己的小孩跟他接近,但吐温把他当作要好的朋友。汤姆聪明机智勇敢,待人和气。

在吐温的眼里,汤姆是最自由自在的人,他还懂得吐温和其他孩子不知道的许多自然界知识,这是在学校里从来学不到的。在野外玩耍时,汤姆能钓到令人垂涎的大鲇鱼,采集很多甜酸可口的草莓,有时甚至正在打洞做窝的野兔都逃不出他的手掌。

威尔·鲍恩和约翰·布里格斯也是马克·吐温童年时代的好伙伴。

他们经常逃学,对主日学校的忧郁沉闷的生活感到厌倦,教师总是随心所欲地用树枝条抽打他们。

跟随大人们到教堂去做礼拜,听牧师冗长乏味的布道,对于天性好动的吐温这些顽皮孩子来说,简直是活受罪。在笼罩着肃穆气氛的教堂里,他们很不自在,如坐针毡。有时趁牧师不注意时,他们就做出各种小动作,相互偷偷地用别针戳屁股,揪头发,看到遭到袭击的同伴的狼狈样子,忍不住低声窃笑。

每当在教堂里所有的人起立唱圣歌时,男人的洪亮嗓音,女人的伤感声调,还有低沉凄凉的音乐,往往使孩子们受到感染,沉浸在一种难以形容的宗教气氛中。这时候,吐温、威尔、约翰都跟着唱,但几乎没有一次跟得上合唱的节拍,有时甚至口中念念有词,乱哼一通。

教堂里的祈祷室,是神圣庄严的场所,也是虔诚的人们向上帝忏悔的地方。有一次吐温和威尔竟然躲在里面玩纸牌,还有一副牌塞进牧师的长袍的衣袖里,几天后当牧师为信徒们施行洗礼时,纸牌忽然掉落出来,好像在玩魔术似的,弄得牧师尴尬极了。

孩子们最神往的不是牧师和长辈们描绘的子虚乌有的所谓天堂,而是生机盎然美丽如画的高山、河流、森林和原野。

多么晴朗的日子,呆坐在主日学校的教室里是何等的枯燥单调。吐温、威尔和约翰逃学好几天了,这天上午就跟流浪儿汤姆爬上霍里迪山。

汤姆既不上学又不进教堂,这是最使孩子们羡慕的。

他们4人在山上齐心合力挖掘“工事”,还准备建造“古城堡”,他们平日在镇上扮演传说中的中古侠盗罗宾汉,只用玩具剑格斗,总觉得实在不过瘾。

他们把一块巨石的底部的土掏空,掀动起来,又使劲地将它推到山顶的边缘上,再往下一推,只听见轰然一声巨响,宛如山崩地裂,这块巨大的岩石呼啸而下,惊得野兔逃窜,林鸟乱飞;碾得山坡上的花草灌木稀碎,小树枝干断裂;撞得石头和土块四处纷飞,满山遍地皆是。仿佛是一颗重磅炸弹,巨大的岩石落到山脚旁的一家铁匠铺的破旧的木头房子上,将铁匠铺砸出一个大窟窿,吓得几个铁匠夺路而逃。

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到野外去探险,这是吐温和小伙伴们的赏心乐事。他们领略过成功的喜悦,尝尽了苦头,还汲取过失败的教训,甚至为它付出惨痛的代价。当然,对孩子们的意志,也是严峻的考验与磨炼。

在密西西比河的岸边,有一个神秘的石灰岩溶洞。据老一辈的人们说,是来自圣路易斯的外科医生麦克道尔发现的,因此取名为“麦克道尔洞”。据说,当初医生在洞里藏匿了大量的枪炮弹药,准备在侵略墨西哥的战争中使用。他还将一个14岁的女孩的尸体搬到洞内,装入密封的大玻璃缸里,用酒精泡着,这真是骇人听闻。

不过,凡是到过洞里的人,谁也没有看到过枪炮弹药和女孩尸体,只发现那里栖息着无数的蝙蝠,它们一见光亮就四处乱飞,甚至朝着人的头部猛扑过来。

溶洞里有许多通道和深坑,曲曲弯弯,高低不平,简直成了一座地下迷宫。吐温和伙伴们经常在洞里玩“捉强盗”的游戏,对地形和路线比较熟悉,但谁也不敢“单枪匹马”地“孤军”深入。

有一次吐温和小女孩安娜·罗丽·郝金斯壮着胆子,手举着点燃的蜡烛,两人绕过潮湿冰凉的石笋,朝着溶洞的最深处摸索前进,结果迷失了方向,怎么也寻找不到可以返回到洞口的那条通道。他俩手里的一支又一支蜡烛燃完了,仅剩下惟一的一点蜡烛头,摇曳着微弱的火光,四周是伸手不见五指的一片漆黑。“我们的蜡烛头就快全部燃完,”正在紧急关头,“看见了远处闪烁的灯光,人们前来搭救,在洞内呼喊着我俩的名字”。马克·吐温晚年时在《自传》里描述了当时的惊险场面。

到密西西比河游水,给孩子们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吐温和小伙伴经常赤身裸体,一丝不挂地跳进大河里痛痛快快地游个够。在炎热的夏天里,孩子们躺在沙滩上晒太阳。

吐温为了学会游泳,可付出了不少代价,有好几次他几乎淹死。当了作家后的马克·吐温在写给童年时代的朋友的信中,回忆了他有一次死里逃生的不幸遭遇。

当时吐温站在渡口的木船上,忽然天昏地暗,风暴来了,他的帽子被狂风卷走,他惊惶地往岸上跳,稍不留神跌进密西西比河里。漂流了好几公里才靠岸,那时他已经学会了游水,但爬上岸后还是被水呛得奄奄一息,浑身没有一丝力气了。

全镇的人都聚集在码头上,面对着波涛汹涌的大河,朝着有人看见过马克·吐温的那些地方,仔细地寻找了个把钟头,毫无踪影,大家都以为这孩子淹死了。于是,居民们按照当地的习俗,开始朝水面放炮,好让尸体浮出来。

吐温大难不死,镇上的居民们和全家人都为他感到庆幸。吐温的两个同伴却没有逃脱厄运,都先后葬身水里。

有一次吐温、威尔、约翰、克林顿等孩子在河边玩耍。他们在一只空船上表演各自的惊险动作。10岁的克林顿在其他孩子的怂恿下,自不量力地跳进深水处,一下子被急流冲得老远。吐温等几个孩子前去搭救,眼睁睁地看着可怜的克林顿的头,在水面上拼命地挣扎了几下,浮出两三次,就沉下去了。

镇上的人们划着救生艇和渡船,在河里到处搜寻,往水面上放炮,将灌满水银的面包圈丢在河里,这是人们在密西西比河上打捞尸体时的习惯性做法。

后来,总算找到了克林顿的尸体,被水浸泡得面目全非,全身浮肿,真是惨不忍睹。孩子们看了后,个个胆颤心惊,双手抖索不停,吐温、威尔、约翰更是痛苦万分,怀着深深的负罪心理参加了克林顿的葬礼。

牧师用低沉悲怆的语调,呼吁人们要牢记教训,说这个小男孩不服大人们的管教,十分顽皮,罪孽深重,死了后灵魂也不会得到安息。牧师还声色俱厉地警告在场的不听话的孩子们,赶快忏悔吧,现在还来得及啊。

汤姆、威尔、约翰接连几个夜晚,心情都很不平静,恰巧遇上特大的暴风雨,电闪雷鸣,倾盆大雨,这3个孩子几乎都在深更半夜惊醒过来,每当闪电划过夜空,他们就仿佛觉得,专爱吹毛求疵的上帝正在严密注视着罪孽深重的人们啊。

简·克里曼斯不赞成丈夫对宗教采取的怀疑态度,当吐温8岁时,她加入了长老会,这是英国新教徒中的清教徒派的一个分支组织。作为一名忠实的清教徒,她信仰严酷和爱报复的上帝,她将这种信念灌输给子女,像吐温这样的简直不可救药的顽皮孩子,也不能不受到影响。家里人经常讲起有罪的大人小孩死后被打入地狱的万般苦楚。

吐温真正开始忏悔了,他决心悔过自新,不再逃学,在教堂里做礼拜时不再用别针戳其他孩子的屁股,不再贪玩惹父母生气⋯⋯总之,他要像姐姐帕梅拉和弟弟亨利一样,学会做一个循规蹈矩的听话的好孩子。

可是,3个星期后,汉尼巴尔镇上又发生了小孩淹死的不幸事件。出乎人们意料之外,这次淹死的是全镇众所公认的好孩子,主日学校校长最宠爱的学生“小德国佬”。

“小德国佬”是一个有德国人血统的小男孩,学习非常用功,在主日学校里以背诵《圣经》的条文最多而远近闻名,有次在讲台上,他一口气背诵了3000多条经文,一字不漏,在镇上传为佳话,居民们交口称赞,把他作为自己孩子的楷模。

这一天放学后,“小德国佬”和其他孩子来到河边游泳。大家在河湾边的浅水区比赛潜水,看谁潜入水底的时间最久。“小德国佬”本来就水性差,但他有一股倔劲,不止是背诵《圣经》,在其他许多方面都不服输,更何况当时受到其他孩子的冷嘲热讽后,决定再比试一番,他一头扎进水底,好长时间都不见浮出河面,岸上的孩子感到事情不妙,马克·吐温见义勇为,马上跳入水中,在浑浊的水里摸索了一阵子,终于触到了“小德国佬”软绵绵的手腕,怎么也拖不动他的身体,原来他陷入水底的一个足足有12英尺的窟窿里,被里面的树条挂住了。

全镇最好的孩子,为什么也会受到上帝的惩处呢?那天夜晚,也是狂风大作,雷雨交加,吐温仰望着深不可测的夜空,百思不得其解。如果上帝不分青红皂白,无论世人眼中的孩子是否好坏,都随时可以对他们进行可怕的惩罚的话,那么,真心诚意的忏悔又有什么用呢?对神圣不可亵渎的上帝,对牧师一本正经的说教,对信徒们的虔诚的祈祷和忏悔,马克·吐温开始感到疑惑。

八九岁的吐温,经常看见人们赶猪去屠宰场,当时还没有铺设街道通往那里,遍地垃圾,恶臭熏天。镇上流行瘴疠,瘴气来自屠宰场一带,还有别尔克利克小河。吐温和小伙伴们喜欢在河里游泳。河水污染严重,是引起类似“疟疾”的一种怪病的根源。有一年夏天,几乎全镇的居民都患上了这种病。

后来,镇上又有过一次流行性麻疹,一天之内就死了7个孩子。威尔·鲍恩也染上了麻疹。吐温有次去找他玩耍,只见同伴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吐温回家后不久也病倒了。

简·克里曼斯采取民间简易疗法给吐温治病。早晨,她把吐温带到浴室里,用凉水淋得他全身透湿,再用毛巾用劲擦身,把吐温浑身皮肤擦得通红,又用厚实的毛毯被子将他裹得紧紧的,弄得吐温直冒汗,据说这样可以把体内的各种病毒统统排出来。

她使用的药物是祖传的土方,甚至还有巫医使用的一些稀奇古怪的药品。蓖麻油、甘汞、大黄、蜜糖等,都是克里曼斯一家的常备药物。

不过,这次对吐温似乎都全无效用,弟弟亨利也染上了病,急得简·克里曼斯手忙脚乱,很可能还是约翰·克里曼斯随身携带的万灵药片起了作用,吐温和亨利总算恢复了健康。

约翰·克里曼斯和妻子   汉尼巴尔镇上的顽童   马克·吐温和小伙伴   在约翰·夸尔斯农庄上   这里仍然实行蓄奴制   犯罪现象有增无减   父亲含恨离开人世

童年生活   排字工人   理想职业   在内华达   登上文坛   镀金时代   幽默文豪   黄昏岁月

灵感记:

中华成语典故   商海万象   哈佛家训   实用家常菜谱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世界上下五千年   中国未解之谜   世界未解之谜   音乐简史   中国名人百传   世界名人百传   中国历代开国皇帝及人士   36计经典故事   菜根谭   十万个为什么   创业灵感   家庭生活实用技巧   奥秘世界百科全书   青少年科学探索百科全书   青少年百科全书   世界名画赏析   中国名画赏析   中国书法赏析   中国山水画赏析   家庭健康营养百科全书   中国花鸟画赏析   达芬奇名画赏析   梵高名画赏析   中国人物画赏析   西方美术流派   世界名画赏析解密   拉斐尔名画赏析  

首页 ► 时事资讯 马克·吐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