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作品赏析——古典主义时期系列

1916年,毕加索随同在法国巡演的俄国芭蕾舞团去了意大利。在意大利,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唤起他的崇拜,尤其对安格尔精确而细致的素描感兴趣。他画风也由立体主义转向新古典主义。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宏伟的气势,画面注重写实风格的表现。代表作品:《欧嘉的肖像》、《海边奔跑的妇女》等。

1912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毕加索也结束了波希米亚式的艺术家生活。秋天,毕加索和埃娃搬到河左岸的蒙帕尔纳斯区。蒙马特尔和克利希大道那种贫穷却狂放不羁的岁月正式告一段落。新工作室坐落在舍尔谢路上,在蒙帕尔纳斯墓园边,离穹顶咖啡馆、紫丁香花园咖啡馆和圆顶咖啡馆都不远。这三家巴黎左岸咖啡馆同是后起之秀,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艺术家。

1915年12月14日,埃娃病逝,毕加索悲痛欲绝。情人的去世,战争爆发造成朋友们的失散,毕加索深深陷入了孤苦之中。正当毕加索苦闷之极的时候,具有天才鉴赏力的一位27岁的诗人、编导科克托邀请毕加索为俄国芭蕾舞团设计布景和服装,将立体主义与舞台艺术相结合。自从战争使毕加索孤苦伶仃以来,另寻门户的机会对他有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他答应了科克托的邀请。1917年来到意大利罗马,科克托编导的芭蕾舞《游行》带着毕加索设计的神奇布景和服装上演了。在芭蕾舞团的演员中,有一位容貌姣好、眼睛里总有一丝高贵的忧郁的俄国芭蕾舞女演员引起了毕加索的注意。使他忘却了伊娃,重新燃烧起炽热的情火。奥尔迦·科克洛瓦是帝俄一位将军的女儿,从小喜欢芭蕾舞,但成功之门却久久不向她开启。奥尔迦的异国风采,使她成为毕加索眼中迷人的尤物,成为他一见倾心的恋人。而奥尔迦则是想通过作毕加索的妻子以攀上她所渴望的社会地位。当舞团离开巴塞罗那转往南美洲演出前,奥尔迦决定随毕加索留下。1917年秋天他们返回巴黎。奥尔迦的法语流利,却爱听毕加索用浓厚西腔的法文叙述各种荒诞传奇。

1918年7月12日,毕加索与奥尔迦在巴黎一座东正教教堂举行了一个俄国式的婚礼,阿波利奈尔、科克托和雅各布是见证人。婚后不久,奥尔迦和毕加索搬进拉博埃西路一栋豪华的双层公寓,地处巴黎上流社会的第八区。居住环境再次更新,生活方式亦随之转变。奥尔迦将住家装潢得美仑美奂,摆设许多的沙发和长椅以接待宾客。画室在二楼,依旧任意摆满他的各类宝物,及新近收藏的卢梭、马蒂斯、塞尚、雷诺阿等人的画作。

奥尔迦将毕加索带入了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生活。她的俄国贵族的守旧和爱慕虚荣日益显露。她要求屋子必须拘谨有序,毕加索必须穿戴时髦华丽,以致画家不得不另租房子开辟新的画室来容纳他的杂乱无章。这个时候的艺术家正像他的那些仍在蒙马特的朋友所说的“出没在豪华地带”,婚后的毕加索和朋友们远离了,他显得孤独。没有画家伙伴作为他的搭档和镜子,他感到很茫然。孤独让画家重新开始研究古典画家,想从中找到灵感。他潜心研究了柯罗、普桑的作品,回忆着在意大利时看到的庞贝壁画。甚至照片或明信片也能成为他的素材。他以更纯熟的手法描绘着仿安格尔写实主义学院派的风格。

战后法国沉浸在爱国狂热里,反德情绪高扬。立体主义绘画被扣上“德国”的大帽子。旅法的德国人财产全被征收,与毕加索合作10年的德籍画商卡恩韦勒的画廊在数天内关门大吉,珍藏的立体主义画作也难逃拍卖命运。

1918年,罗森伯格成为毕加索的新画商,经手的作品风格倾向写实,易受大众接受。毕加索的行情看好,对40岁出头的画家而言甚至偏高,他现在已经非常富有了。慢慢地,新作里出现以往不曾有过的主题与手法一一宽袍披身的人物和古代神话女神,以一种厚实的笔法特别强调躯体,有静止不动的巨型雕像之感。针对这些风格转变、刻意写实而显呆滞的画作,部分绘画爱好者强列抨击,指责他背叛了立体主义。

面对指责他因势利而转变画风的人士,毕加索反驳说:“每次我若有话要说,会依照感觉来说。”毕加索改变画风,不像人们换衣服或意见那般简单,实是回应他内在的需求。明确地说,是为了抒发心中沸腾欲爆的灵感,才选择这种丰厚形体作自我表达。至于风格的定义,则是以最公正、恰当的方式来诠释一个强而有力的概念。

1920年,奥尔迦怀孕了。毕加索的激情又一次被调动了,在他的画面出现了女性人体的描绘。体形强悍,却有着畸形的小头,这种效果令人惊叹。毕加索用生硬的笔法来追求人物的雕塑感,由此造成的强烈的明暗对比,产生了一种神秘的超现实主义气氛。到后来,这些令人恐惧的女巨人的平静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不安。怀孕的奥尔迦常常心烦意乱,并且孤僻反常。这时期的作品多为海洋作背景,用海洋象征着原始、黑暗和神秘,透露出画家的精神压力。

1921年2月4日长子保罗出生。那年,毕加索在枫丹白露租下一栋宽敞舒适的别墅。虽然他疼爱妻子,却太不适应小康家庭之父的新角色。为奥尔迦喂乳或优雅弹琴的素描中,仍显示他对妻子的爱并未减少,私下却仍忍不住向好友们倾吐,提及想去订购街灯和尿壶放置家中的冲动,摆脱眼前高尚体面的生活,置身在绿色大草坪上。

保罗的出生使得毕加索这个时期的风格和情调发生了变化,作品明显显得宁静了,并且带着梦幻主义的色彩。在创作手法上依然承袭古典主义的路线,但是舍弃了古希腊雕塑的粗旷风格,转向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秀美格调。画中的女人不再是怪诞的身材,让人想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提香画面中的女子形象。而且他还继续创作了一批青年丑角系列,画面中的男子也变得英俊起来。其中以描写两个青年男子为主的《潘神萧》为这一时期的顶峰之作。

毕加索用同样美化的笔调画了一些奥尔迦的肖像,暗示着画家的家庭生活又趋于平静、美满。这些作品依然是古典主义的风格。

每逢夏天,一家人经常好几个月不在巴黎。有一次为避暑回到巴黎家里,毕加索意外地发现衣柜里的西服外套和大衣,外形像枯叶,呈透明状,几乎被蛀虫蛀光,只剩羊毛纤维的痕迹、蛀洞和缝线。通过这些孔隙,像X光般可观察到衣服口袋里的东西:钥匙、烟斗、火柴和未被咬坏的物品……这奇观令毕加索着迷。始终思索表现绘画透明感的难题,似乎迎刃而解。自立体主义初期,在希望看透事物表象底层的意念驱策下,他将物体的外形一块块地分解。这次,却在自然现象中得到启发。

《扮丑角的保罗》创作于1925年,画中的保罗出生于1921年,是毕加索和第一任妻子奥尔加的孩子,也是毕加索绘画中常见的模特儿。画作中保罗身穿有着夸张领口的白色小丑服,头戴尖帽,手持面具。毕加索以轻快的笔调勾画出保罗的表情以及简洁利落的身形,构图单纯而富有装饰性,运用白色、黑色、红色塑造出强烈的对比。(1916-1924)

盲人的早餐 哭泣的女子 画家和模特儿 拿着烟斗的男孩 格尔尼卡 裸露胸部的女子和鲜花 为芭蕾舞剧“三角帽”设计的服装 坐着将脚擦干的裸女 海滩上奔跑的妇人(两个在海滩上奔跑的女子) 蓝色的房间和洗澡的人/毕加索作品赏析 穿着百袖服的保罗(毕加索儿子保罗的小丑装扮)/毕加索作品赏析 悲剧(穷人们) 扇子女人/毕加索作品赏析 梦/毕加索作品赏析 阿拉贡的乔安娜/拉斐尔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