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和地狱的界线——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

天堂和地狱的界线——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

1536年,米开朗基罗回到罗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六年的时间创作了另一幅规模宏大的教堂壁画一《最后的审判》,是对西斯廷教堂天顶画的继承与发展,也向世人证明了艺术家持久的、不断前进的艺术生命力。

《最后的审判》画幅近200平方米,几乎占满了祭坛的整面墙壁。整个画面分为天上、人间、地狱三个部分,场曲恢宏,人物众多。这是一个允满了痛苦、罪恶和庄严的世界,画面中洋溢着悲壮的气息。作为审判官的耶稣站在画面的中央,拥有矜至高无上的权力,冷峻的面容上显示出令人敬畏的威严。他决断地挥动着手臂,将右边那群做过恶事,现在正浑身发抖的人投进地狱,而把左边那些善良的人们带进天堂。这幅画不同 《创世纪》的构图手法,整个画面构成非常复杂,所有的人物密密麻麻地围绕在基督的周围,似乎是陷入了急速旋转的漩涡,欲罢不能。然而这种构图并不是杂乱无序的,米开朗基罗队众多的人物进行了有规律的严密的安排。正如瓦萨利所说,“这种构图衣现的正是不同的动态下作出的典范的、最匀称的人体结构,同时在达出热情的运动和安静的精神状态”,这种构图于法和人物的表现手法,给后世艺术家极大的影响。

然而,众多裸体的形象是很多“冠冕堂皇”的教徒所无法接受的,于足有人跳出来大叫米开朗战罗 “无耻”、“不知羞耻”,诋毀说这样的作品放在教堂中是伤风败俗的。以至于后来教皇让人在这些裸体人物的腰部添加了布条,将某些裸露的部位遮盖了起來。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幅画的样子。

灵感家首页灵感家经典艺术

世界名画赏析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