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战前夕的英国外交

协约国集团形成之后,英国对欧外交政策仍显示出相当突出的矛盾性。

一方面,英国愿意保持和发展与法俄两国的关系,同时又避免与它们正式结盟或承担任何军事方面的义务。另一方面,英国虽对以德国为首的同盟集团的霸权野心保持警惕,但又努力避免双方关系的恶化。

对德政策 1908年,奥匈帝国宣布正式兼并名义上属土耳其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在俄国支持下,塞尔维亚和门特内哥罗准备与奥匈帝国交战。英国却对此表示沉默,并拒绝了俄国关于黑海海峡问题的要求,使来访的俄国外交大臣伊斯沃斯基空手而归。英王爱德华七世恰在此时出访奥地利的盟邦德国。

结果,俄国在无法得到英法支持的情况下作出让步。奥匈帝国则在德国的帮助下将这块自1878年以来就处于其军事占领之下的地区正式据为己有。

德国对英国在波斯尼亚危机中所持立场表示欣赏,便试图与英国达成一项协约,要求英国承诺当德国与欧洲另一个大国交战时保持中立。格雷拒绝了德国的这项要求,认为“对德国协约……将使德国确立在欧洲的霸权。一旦达到这个目的,该协约将不会存在多久。”但是,孤立德国也是存有风险的一种政策。格雷在1909年写道:“真正使德国陷入孤立将意味着战争,而且让德国取得欧洲霸权也会产生同样的后果。而在这两个极端的做法之间,欧洲外交还有广阔的回旋余地。”显然,英国政府采取的是一种不卑不亢、有分寸的温和对德政策,颇有些中庸之道的特色。

但是,格雷的对德政策并未得到英国公众的普遍支持,自由党内以财政大臣劳合-乔治为首的激进派也持不同的看法。终于在1911年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中,英国转而采取了强硬的立场。5月,摩洛哥首都非斯发生反对素丹的暴动,法国军队开进非斯维护秩序。德国担心法国乘机吞并整个摩洛哥,便于7月1日将“豹”号军舰开入摩洛哥的阿加迪尔港,德法军事冲突已近在眼前。英国政府及时干预,格雷在7月4日约见德国驻英大使,声称英国政府不会对那个地区的“任何新的安排”无动于衷。但德国方面未对英国的表态作出回应。7月21日,劳合-乔治在伦敦市长官邸举行的宴会上强调英国将不惜任何代价去维护和平和自己的利益。尽管他在演说中并没有点德国的名,但他要表达的意思是十分清楚的,即德国若对法开战,英国将站在法国一边。德国当时还不愿冒与英法交战的风险,于11月与法国达成妥协:德国承认摩洛哥为法国保护国,法国则割让法属刚果的两块领土给德国。

巴尔干危机第二次摩洛哥危机的解决并未能消除欧洲的紧张局势。早在1911年9月,意大利为夺取土耳其的北非属地的黎波里而对土耳其动武。土耳其的实力遭到进一步削弱,引起巴尔干地区的动荡不安。1912年10月,巴尔干地区的门特内哥罗、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为结束土耳其的外族统治,对土宣战。欧洲各大国对这场战争十分关注,协约国支持巴尔干诸国,同盟国则站在土耳其一边。但两大军事集团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所以巴尔干诸国于1912年12月3日与土耳其签署停战协定。接着,两大军事集团成员国和交战国出席了伦敦会议。次年5月达成《伦敦条约》,土耳其将其欧洲部分大部分领土割让给巴尔干诸国,阿尔巴尼亚获得独立。

仅仅一个月之后,巴尔干地区战火又起。这一次是保加利亚向它的邻国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宣战,不久门特内哥罗和土耳其也参加反保战争。

结果保加利亚寡不敌众,遭到惨败,被迫签定《布加勒斯特条约》,丧失了大片领土。两次巴尔干战争使该地区的局势更加复杂。塞尔维亚成为巴尔干地区的一个政治军事强国和斯拉夫民族主义运动的中心,处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要求与塞尔维亚合并。奥匈帝国对此极为担心,视塞尔维亚为主要威胁,急欲拔掉这颗眼中钉。

于是,奥匈帝国早在1913年8月便秘密地向德意两国发出共同进攻塞尔维亚的提议,但由于意大利的拒绝,该提议未能付诸实施。不过,德国方面的反应却相当积极。同年10月,德皇威廉二世对奥匈帝国外交大臣伯克托尔德说:“我支持你,我已准备好在你的行动需要时拔刀相助……对我来说,来自维也纳的一切都等于是命令,对此你尽管放心。”而且德奥两国都认为战争已不可避免,迟打不如早打有利。协约国方面做出迅速反应:法国在1913年8月将军人服役期延长为3年,英国在斯卡帕湾等地建立两处新的海军基地,俄国也在大幅度扩充军队。但是,协约国方面的行动是防御性的,其中英俄两国完全不愿与德国开战,它们的目标是维特现状。

1914年6月28日,从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传出一则令世人震惊的消息: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人指使的凶手杀死。英国方面感到战争的危险在增强,但对战争是否会真的爆发仍持怀疑态度。在英国看来,斐迪南本人名声不佳,不少人对他的死持幸灾乐祸的态度。而塞尔维亚经济落后,国家形象欠佳,因而单为此事投入战争似乎并不值得。尤其重要的是,英国不想与德国交战,甚至不愿看到两国关系的恶化。迟至7月 23日,劳合-乔治还在下院对议员们说:英德关系是多年以来最好的。

英国各界对大战的预测和看法那么,英国各界对于欧洲大战问题是怎么看的呢?早在 19世纪 80年代,英国就有人预言大规模战争将在欧洲爆发。霍尔在他的1889年版《国际法》前言中认为“下一次战争极有可能是一次大规模战争”。“所有国家将走上战场;世界贸易也许在海上见胜负;民族生存将危若累卵。”此后,英国又有不少人著书、上演戏剧模拟德国入侵英国。1909年,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记者罗伯特·布拉奇福德为《每日邮报》撰写了一系列文章,陈述德国对英国的现实威胁,号召英国积极备战。这些文章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布拉奇福德在谈到他写这些文章时说:“我之所以写这些文章是因为我相信德国正处心积虑地要摧毁大英帝国,是因为我知道我们还没有做好抵御一场突然的、强大的进攻的准备。”当时还有一些人认为战争是可以设法避免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诺曼·安杰尔在他的《大幻想》中指出,尽管国际贸易关系还未能根绝战争,但任何大规模战争对于参战各方来说都意味着经济上的巨大灾难,因此他希望欧洲统治者们在新的现实面前能采取自制的外交行动,从而避免战争的发生。安杰尔的这本书在1910年至1913年间售出200万册,影响极大。另外,许多社会主义者则认为欧洲工人阶级有能力通过罢工和拒绝参战的方式来阻止战争的爆发。原独立工党主席、工党议会党团首任领袖凯尔·哈第就持这种看法。

中年知识分子中还有一种末日将临感,他们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就对前途充满了悲观的看法。知名的文学批评家和保守党人约翰·贝利在 1914年4月28日的一封私人信件中写道:“人们曾赖以生存的旧秩序的世界似乎正在消失,像我这样习惯以和平、稳定的方式生活的人对前景感到不安。我发现我自己有时对已过世的人感到有些羡慕。不管怎么说,他们不会受到那些沉重地压在我们活着的人身上的难题的困扰。”

然而,大多数英国人,尤其是青年人并不相信战争真的会爆发。哈罗德·麦克米伦在1914年时年仅20岁,他后来回忆道:“我们当时过得很快活,根本没有想到战争的降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在工党内阁中任财政大臣的休·多尔顿是这样讲述他在1914年时的心情的:“在思想上意识到了欧洲的紧张局势,尤其是意识到不断加强的高效率德国舰队对英国的威胁。但我在情感上并没有意识到任何近期的灾难性危险。”因此,英国在思想上、物质上对于即将到来的战争的准备是不充分的。但是,欧洲局势的迅速发展,最终使英国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英国参战就在劳合-乔治在下院称赞英德关系的当天,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7月24日,格雷在内阁讨论爱尔兰问题的会议快结束时阐述了欧洲局势的严重性和他本人的担心。英国领导人到此时才发现欧洲已处于大规模战争的前夜,但是,英国还存有幻想,要求德国方面对奥匈的行为加以节制。

当然,在当时的情况下,英国的这一努力不会有任何效果。

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8月1日,奥匈的盟国德国向俄国宣战,两天之后又对法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即使到这个时候,英国仍对是否参战犹豫不决,内阁的意见就存有很大分歧。按照英法、英俄协约,英国没有参战的义务。而且,英国与塞尔维亚之间也没有任何承担军事义务的条约。所以迟至8月2日,英国政府作出的正式反应只是拒绝德国方面希望英国保持中立的要求和警告德国海军不得从英吉利海峡进攻法国。言外之意是,英国对德国从陆上进攻法国不会介意。

阿斯奎斯首相此时最担心的是内阁会因英国贸然参战而倒台。

8月4日,德军入侵中立国比利时。此举消除了阿斯奎斯的担心。内阁成员中除莫利勋爵和约翰·伯恩斯辞职之外,都同意英国参战,因为根据1839年条约,英国与法、德、奥、俄四国共同保证比利时的中立。这样一来,英国的参战便师出有名、顺理成章了。同日晚11时,英国对德宣战。《每日邮报》记者克拉克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始终对这场大战避而不谈,因为我们相信只有我们的孩子或孩子的孩子才会经历这场大战,但它在此时爆发了,我们将经历它。”但是英国和其他参战国都没有想到这场战争会延续4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