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国参加并组织反法战争

反法联盟中的英国如上所述,当法国革命刚爆发时,包括英国统治阶级在内的多数英国人,都抱着观望的态度。在英国政府的领导人看来,法国国内已被革命斗争弄得天翻地覆,秩序大乱。它必然抵御不了对它抱着极端敌视态度的奥地利和普鲁士的干涉,无需英国出面。当奥地利皇帝利奥波德二世鼓动各国政府联合起来支援法国的君主,共同干涉法国革命时,英国政府不为所动,继续以隔岸观火的态度注视着欧洲大陆所发生的纷争。一直到法军在对外战争中节节胜利,法国革命的浪潮步步深入,英国在低地国家的利益受到威胁,以及法军越过了莱茵河,控制了奥属尼德兰的大部地区时,英国政府才感到对欧洲大陆的局势不可等闲视之。这段时期,在英国担任首相的是小威廉·皮特。

他从1783年12月起到1801年,后来又从1804年到1806年,一直担任首相之职。虽然他在两届任期之间的4年中失去了官职,但在政治上仍具有很大势力。这些年来,英国的对外政策是在他的主持下制订的。像许多英国人一样,法国革命发生后,小皮特以幸灾乐祸的心情来看待这次事件。他认为革命将给法国以沉重打击,至少使法国在短期内不再能够成为欧洲的一个强国。同时,小皮特也一直认为法国是英国在外交斗争中的主要敌手,但他不愿使英国单独同法国发生正面冲突,而是竭力想在欧洲大陆找到同盟者,以便假别人之手来打击法国。起初,小皮特寄希望于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

然而俄国女沙皇认为英国反对俄国的东方政策,曾力图反对俄国向里海沿岸推进,所以俄英关系不睦。小皮特不得不转向欧洲大陆上的普鲁士,同普鲁士缔结了针对法国的同盟条约。

1789年秋,当法国革命的影响波及到临近的奥属尼德兰(比利时)时,当地爆发了反对奥地利统治的起义,起义者宣布脱离奥地利而独立。小皮特政府利用这个机会出面干涉,以加强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影响。1790年,小皮特在给普鲁士政府的备忘录中,建议与普鲁士就共同干涉奥属尼德兰的革命达成协议。同时小皮特要求普鲁士与奥地利停止争夺霸权的斗争,与英国携起手来,共同反对法国革命。1790年7月,当奥、普代表在莱亨巴赫举行会议时,英国和荷兰的代表也参加了。会上经过英国代表的努力游说,与会几国缔结协定:普鲁士与英国有义务帮助奥地利恢复其对奥属尼德兰地区的统治,而奥地利则应停止正在进行的同土耳其的战争,并与普鲁士联合起来反对法国革命。

奥地利和普鲁士在英国唆使下,走向了反对法国的联盟。1790年12月,奥地利攻占了布鲁塞尔,镇压了比利时的革命。1791年,奥普两国又在西里西亚的皮尔尼茨公布了一致反对法国革命的宣言。次年2月,奥地利与普鲁士订立了联盟,两国同意各出2万军队反对法国。当时普鲁士的目标是想占领阿尔萨斯,而奥地利则想在比利时扩大自己的领地。

1792年春,法国要求奥地利与普鲁士解除联盟,并停止庇护那些法国的反革命分子,奥地利加以拒绝。法国的立法会议即于4月20日通过了对奥地利宣战的决议。

最初,英国并未参加对法国的战争。在法国,1792年8月10日革命后执政的吉伦特派,也希望英国能保持中立。然而,法国革命的不断深入,在英国引起越来越强烈的影响,英国国内的激进民主派运动在法国革命思想激荡下日益广泛的发展。这些都引起英国统治阶级的惊恐。加以法国革命势力迅速向欧洲大陆广大地区扩散,特别是伸展到低地国家,更使英国政府感到不可容忍。当1792年11月法军炮轰并占领荷兰的安特卫普后,英国外交大臣于12月31日照会法国政府。照会中说:“英国决不会同意法国擅自以冒充的天赋权利为借口,把自己当成唯一的裁判官去裁决由神圣的条约建立起来,并由所有大国一致加以保证的欧洲政治体系。英国坚持它一个多世纪以来所遵循的准则,对法国直接或间接地使自己成为低地国家(比利时)的主人,或成为欧洲普遍权利和自由的主宰者的行为,决不会置之不理。”英国已走到对法战争的边沿。英国政府决定直接参加反对法国的军事行动。

英国参加反法战争在反法联盟中,小皮特实际上成了主要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革命者推上断头台后,英国在1793年1月就将法国驻英国的代表逐出了伦敦,并同法国断绝了外交关系。但这时法国的革命者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同时他们还指望能得到英国国内民主派人士的支持,所以他们对英国和普、奥等国的威胁毫不畏惧。法国军队在比利时取得胜利后,随即开进了荷兰,并在1793年2月1日向英国宣战。小皮特政府则纠集普鲁士、奥地利、俄国、荷兰以及西班牙和德意志的一些诸侯国组成了第一次反法联盟,从而开始了长时期的英国反对法国的战争。

英国所以积极参加并组织反法战争,其目的虽然具有反对法国革命的因素,但从根本上说,它仍然是17世纪末以来,英国和法国争夺商业和殖民霸权的继续。这个问题,容易在观念上引起混淆。特别在1793年英、法之间战争初起的时候,爱德蒙·伯克反对法国革命的言论在英国社会上广为流行,反法联盟各国的封建专制君主们也纷纷举起保卫秩序、反对叛乱的旗帜,因而使人觉得英国参与反法联盟似乎主要是反对革命的意识形态和革命行动。

实质上,英国政府和统治阶级反对法国的主要动机并非为了意识形态上的原因,而是为了争夺世界的商业和殖民霸权。从这个观点出发,下列问题就可得到合理的解决:为何资产阶级当政的资本主义英国,要和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法国作殊死的搏斗。

1793年春,当第一次反法联盟的战争行动刚开始时,英国凭借它强大的海军舰队,炮击敦刻尔克,并占领了科西嘉岛。但在进攻法国的土伦港口时,受到法国军队的英勇抵抗。1793年12月,法军解放了该港口,英国舰队不得不撤离。

英国除了在战场上从事反对法国的战争之外,还派遣了大量间谍到法国国内从事破坏活动。1794年7月“热月政变”之后,法国的雅各宾派下台,而英国反对法国的斗争仍在继续进行。1795年,英国舰队帮助几千个法国流亡的王党分子登陆回国,并且还积极帮助旺岱地方的法国王党分子进行反革命活动。但法国王党分子内部彼此倾轧,纷争迭起,几乎在所有问题上都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他们虽都仇视革命,但对在扑灭革命后应该建立什么制度却各有不同主张,有的主张建立立宪君主制,有的主张恢复绝对君主专制。

在这个问题上,英国人尽量避免卷入他们的争吵。英国人反对法国革命的“过激”行为,特别是反对没收私有财产,因为他们认为,私有财产是稳定的、可靠的政府的基础。同时他们还主张恢复君主制和教会,将被没收的逃亡者的财产归还本人,并给那些在革命时期购买了这部分财产的人以经济补偿,但他们反对在革命后恢复绝对君主专制,而倾向建立立宪君主制。英国首相格仑威尔认为,专制君主制不能恢复,也不应该恢复。他觉得,既然专制制度已导致了革命的爆发,那么如果再恢复专制君主制,必然又将导致新的革命。因此法国王党分子,虽然他们得到英国政府的支持和资助,但他们非但对英国政府没有感恩戴德的想法,反而在内心里对之十分憎恶,这是英国政府始料不及的。

反法联盟各国除了反对法国革命的可怕威胁之外,没有更多的共同利益。1795年4月,普鲁士同法国订立和约,退出了联盟。1797年10月,奥地利又同法国订立了和约,英国在反法联盟中又失去了一个帮手。

法国的督政府本拟派遣军队从土伦渡过英吉利海峡,直接攻击英国本土。但在1798年担任法军统帅的拿破仑,认为法军准备不够充分,改变了计划,转而进军埃及,以便从埃及威胁英国的重要殖民地印度。拿破仑在出发之前故意散布空气说,他要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绕过西班牙,进攻正在发生起义事件的爱尔兰,以便从那里打击英国。而当时欧洲很多人只知道法国南部各港口都在进行紧张的准备工作,有大量法军不断开往法国南部,但这些军队究竟开往哪里,人们无从捉摸。在地中海指挥英国舰队的海军上将纳尔逊也摸不透法军的意图。当他指挥的舰队在直布罗陀海峡等候法国舰队的到来,以便迎头打击的时候,却听到法国舰队在拿破仑统率下已驶向东边的马耳他岛。纳尔逊估计法军将前往埃及,就下令所有船舰扯起风帆急驰直追。

然而由于过于匆忙,反又超过了法国舰队。当英国舰队重新回过头来驶往君士坦丁堡寻找法国舰队时,拿破仑的军队已在埃及登陆。

拿破仑的军队占领了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港,后又占领了开罗。这时法国的舰队停泊在亚勃基尔湾。纳尔逊派了一支分遣队驶往亚勃基尔湾。1798年8月1日清晨,英、法舰队发生战斗,结果法国舰队彻底失败。13艘主力舰中有11艘被击沉,两艘逃之夭夭。此后,英国舰队控制了地中海,并占领了马尔他等重要据点。

英国虽然在海战中取得胜利,但并不能扭转整个战争局势,所以,小皮特在1798年底又组成了第二次反法联盟。参加的除了英国之外,还有俄国、奥地利、西班牙和那不勒斯等。

联盟军中的俄军在意大利和爱奥尼亚群岛取得一些胜利。英国军队则在荷兰登陆。但奥地利却节节失利,并于1800年6月在马连戈遭到惨败。1801年2月,奥地利同法国订立了吕尼维尔和约,退出了联盟。而俄国沙皇保罗一世也同法国谈判讲和,并和瑞典、丹麦、普鲁士组成了中立联盟。虽然1801年3月俄国发生宫廷政变,保罗一世遇刺身亡,但谈判仍在继续。1801年10月,法俄订立了和约,此外还订立了一个秘密协定。在奥地利退出联盟之后,普鲁士也在拿破仑的胁迫下退出联盟,至此第二次反法联盟瓦解。英国的小皮特政府在此情况下被迫辞职,由阿丁顿组阁。阿丁顿属于托利派的一个集团,受到乔治三世的宠信。

1801年英国联合土耳其击败了在埃及的法军以后,以阿丁顿为首的英国政府即开始同法国和谈。阿丁顿指望法国在雾月18日政变后,其政治局面会发生不利于革命的变化,指望新上台的拿破仑会亲手镇压法国国内的民主运动,所以就在1802年3月27日在亚眠与法国缔结停战协定。根据协定,英国被迫放弃了战争年代中所占领的一些殖民地,将之交还给法国及其盟国西班牙和巴达维亚共和国,但继续保留锡兰和特里尼达岛;法国则保留在欧洲对比利时和荷兰的监督权,并将埃及归还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