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北美独立战争

经济上的殖民压迫政策随着北美殖民地的发展,英国的殖民利益和统治与之逐步产生出日益加深的矛盾。长期以来,英国在重商主义理论指导下,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殖民地的政策与法令,以保护其对殖民地的掠夺和控制。1651年,英国颁布了第一个“航海条例”。1660年又颁布了“列举商品法令”,明确规定殖民地的糖、烟草、棉花和染料等只准运往英国出售。此后,被“列举”的商品越来越多,至北美独立战争前夕,北美殖民地的重要产品中只剩下咸鱼一项未被 “列举”。1663年“主要产物法令”严格规定了欧洲产品必须先经英国港口才能转运至北美殖民地。1673年的一项税法规定各殖民地之间的某些商品贸易也须纳税。1684年又禁止北美殖民地铸造自己的硬币。1696年,英国重申以前各项航海条例,命令北美殖民地的官吏严格执行并打击走私活动,为此设立了贸易与殖民地局和海军法庭。1699年的“毛织品法令”禁止北美殖民地进行毛织品贸易。1718年的一项法令禁止英国熟练工匠迁往殖民地。1733年的“糖蜜法令”对北美殖民地从英属西印度群岛外进口的糖类和酒类课以重税。1750年的“制铁法令”虽鼓励北美殖民地生产生铁块,但禁止生产铁制品,甚至不许生产大头针,也禁止建立铁工厂。

这些法令中只有极少数在客观上曾一度有利于北美运输业和造船业等的发展,如1651年的“航海条例”,但绝大多数旨在限制甚至扼杀北美殖民地的工商业发展,使之成为英国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保证英国掠取丰厚利润。如南部殖民地的烟草被迫转道英国后再出口至欧洲,使南部种植园主为之付出双重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较之直接向欧洲出口,每桶烟草减少 3镑的收入。英国商人通过低价收进、高价卖出和倾销商品等手段,进一步加大了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巨大贸易顺差,使北美殖民地负债累累。1760年,北美殖民地欠英国商人的债务已高达400万镑之多。 “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同北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迅速全面激化。北美殖民地人民在经济上要求摆脱英国宗主国所强加的种种压迫限制,在政治上争取自由平等地位,开始走上要求独立的道路。而英国则极力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压榨和政治控制。“七年战争”的胜利固然使英国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殖民帝国,也使英国债台高筑,国债高达1亿多万镑。1756年— 1763年,英国在北美的开支达798万镑,而在1740年—1775年共支出1619万镑。北美殖民地在“七年战争”中也支出了256万镑(但英国议会决定补贴106万镑)。如何控制和掠夺北美殖民地并把巨额战费转嫁到殖民地人民身上,成为英国统治阶级战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正是在此问题上,乔治三世和“国王之友”派代表贵族地主和若干大殖民商业公司的利益,坚持已趋没落的重商主义,对北美殖民地采取了一系列加紧经济压榨和政治压迫的高压政策,结果适得其反,既促使北美人民进行越来越激烈的反抗斗争,也导致英国内部发生了关于殖民政策的激烈争论。

英国贵族地主们极力主张实行旧式殖民掠夺,向北美殖民地直接征税。

因为他们以农为主,难于直接从利润丰厚的殖民贸易中直接获利,却承担了部分殖民战争和殖民地开发的费用。他们要求向北美殖民地人民转嫁财政负担,并借此进而直接瓜分殖民地利润。他们推动英国政府和议会接二连三地通过一系列法令,以实现他们的利益。英国的一些大殖民商人为了进一步控制北美殖民地经济,也加以支持。

1763年,西部印第安人在首长庞提亚克率领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起义。

英国政府借口将西部土地保留给印第安人,于10月颁布了英王诏令,宣布禁止13个殖民地向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西佛罗里达—密西西比河—魁北克以西的地区移民,从而将13个殖民地限于大西洋沿岸的狭长地区,使殖民地不得进一步扩大。但是,殖民地劳动人民,尤其是新来的欧洲移民,渴望向西部迁徙以取得土地;南部大种植园主因掠夺式经营使原有土地的地力耗竭,也渴望取得西部的肥沃土地;许多土地投机者商人也指望在西部大发横财。

禁令使他们的梦想归于破灭。西部问题成为北美殖民地与英国宗主国之间的重大矛盾之一。

1764年,格伦维尔政府在议会的支持下颁布了“税收法令”(即“糖税法”)。该法令旨在增加英国税收而向北美殖民地征税,并以此收入支付殖民地的防务和管理费用,还规定了更多的殖民地商品为“列举品”,只能向英国输出,扩大了对殖民地输入商品的征税范围并提高了税率,但同时降低了英国酒的税率以便使之能向北美殖民地倾销。为此,英国增派海军加强缉私并严格控制殖民地海关。该法令给北美殖民地各阶层人民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同年,格伦维尔政府还颁布了“通货条例”,禁止北美殖民地发行纸币。由于对英贸易的巨大逆差,北美殖民地长期缺乏流通硬币,殖民地曾以自己发行的纸币供商业流通和偿还英国人的债务之用。不过,这种纸币经常贬值。该法令直接而沉重地打击了殖民地的经济发展。不少种植园主和工商业者因此无法还债,或因缺乏流动资金无法经营面临破产,许多劳动者因此失业。

1765年,英国又颁布了“驻营条例”和“印花税法令”。当时有1万名英军驻在北美殖民地,这支军队实际上是用来对付北美人民的,年耗费用达 35万镑。“驻营条例”规定由殖民地人民为英军提供食宿,它成为英军常驻北美的法律依据。不久,英国议会又通过了臭名昭著的“印花税法令”,规定北美殖民地一切印刷品、商业票据、法律文件乃至报纸、小册子、广告、遗书、历书和毕业文凭等都必须购买半便士至20先令的印花票附贴于上。北美殖民地几乎一切经济与文化活动都要向英国支付税金。而且,该法还规定违抗者将受到不设陪审团的海军法庭审判。仅此一项法令,估计可使英国每年增加收入6万镑以上。反印花税斗争印花税是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第一次征收的直接税,直接触犯了北美殖民地各阶层的利益。他们担心此例一开,他们的一切财产都将受到英国的搜刮。

正如塞缪尔·亚当斯所担扰的:“如果我们的贸易被征税……为什么我们的土地产品,以及我们所拥有或使用的一切就不能被征税呢?”在北美人民看来,印花税法令还剥夺了他们决定征税的权力。他们重申约翰·洛克关于财产与自由和生命不可分的论点。帕特里克·亨利在弗吉尼亚议会中疾呼只有殖民地议会才有权力征税,“没有代表权的征税即是暴政!” 10月, 9个殖民地的代表在纽约举行会议,通过了几项决议,重申“除各地方议会自行决定者外,从来不曾有、亦不可能有任何符合宪法的课税,”而印花税法有“破坏殖民地居民的权利和自由的明显趋向”。代表们认为由于英国议会中没有殖民地代表,他们不应纳税。“无代表,不纳税”的口号立即传遍北美。这是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有力挑战,使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明显地尖锐化了。此外,北美人民还组织了“自由之子社”,以暴力手段进行反抗,摧毁税局,封闭法庭,焚烧印花税票,迫使印花税代销人辞职,甚至把他们抓来涂上柏油粘上羽毛去游街示众。一些英国官吏的住宅也遭到袭击。同时,北美人民还掀起抵制英货的运动,使英国对北美贸易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造成大批英国工人失业。小沃波尔抱怨:“来自北美的一切订货都停止了……诺丁昂有1000工人失业,曼彻斯特每10个工人中就有3个被解雇,英国的北美贸易不仅停止了,而且有失掉的危险”北美人民的激烈反抗使印花税法无法实行,也造成了英国国内的激烈争论,迫使英国统治阶级重新考虑印花税法。1765年7月,推行印花税法的格伦维尔在内外重重困难中下台。继任的罗金厄姆辉格党人政府,代表因北美人民抵制英货而大受损失的工商业资产阶级,提出取消印花税法,但遭到议会中贵族地主势力的强烈反对。已下台的格伦维尔主张派兵去北美强制执行印花税法,布特等人也坚决反对取消印花税法。然而,北美局势日趋严重。

在国内,曼彻斯特、利物浦和布里斯托尔的成千上万名失业者扬言要进军伦敦,取消印花税法。1766年3月17日,当投票表决是否取消印花税法时,下院里挤满了来自各地的商人。他们向下院施加压力,要求取消印花税法。

在种种压力下,英国议会被迫同意取消印花税法。不过,议会紧接着又颁布了“公告令”,申明英国议会和国王在任何情况下都拥有全部权力和权威去制订管束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法律法令,北美殖民地应臣服于议会和国王,无权自己制订法律法令。实际上,这一“公告令”几乎是逐字照抄1719年使爱尔兰完全沦入悲惨境地的“爱尔兰公告令”,被北美人民称为北美殖民地自由的“死亡证书”。英国议会中各党派尽管为是否取消印花税法激烈争吵,这次却几乎是一致赞成通过了“公告令”,因为它反映了英国在北美的根本利益。

取消印花税法只是暂时缓和了英国同北美殖民地的矛盾冲突,英国并未放弃向北美征税的企图。罗金厄姆下台之后,格伦维尔在下院问继任的格拉夫顿公爵敢不敢再对北美征税,格拉夫顿给予了肯定答复。格拉夫顿拟议把对英国地主征收的土地税从20%降至 15% ,其差额则由对北美殖民地的征税加以弥补。从1767年起,英国政府接连颁布了几个以当时的财政大臣唐森德为名的征税法令,规定对北美的玻璃、茶叶、纸、颜料和铅等征收苛刻的新税。其部分收入用于支付英国殖民官吏的薪俸,以摆脱北美殖民地议会对他们的控制,从而加强殖民统治的力量。唐森德法令还批准执行一项缉私条例,规定英国税吏有权搜查民宅,并增设新的海军法庭和一个海关总署。1768年,英国又设立了美洲事务大臣和美洲部,增派英军进驻北美殖民地。

波士顿倾茶事件唐森德法令再次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反对,抵制英货运动重新掀起,一系列暴力冲突导致了流血事件。1770年1月,纽约的“自由之子社”与英军在戈登山发生战斗,英军杀死“自由之子社”成员1人,杀伤多人。纽约因而被称为美国革命的“首次流血”圣地。3月5日,波士顿惨案发生,有3人被英军开枪打死,2人受伤。英国政府再度陷入困境:若取消唐森德法令,会被认为有损于大英帝国的殖民权力和威信;若不取消,又会面临更大的冲突。此时,诺思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取消唐森德法令,但保留茶税,以示英国对殖民地的“权力和威信”。1770年4月,上台不久的诺思内阁以5票对4票通过了这个折衷方案。然而,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根本矛盾并未因此而消除,相反,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1773年12月的“波士顿倾茶事件”使北美局势急转直下。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濒于破产,积压了大量货物,其中包括1700万磅茶叶。一旦东印度公司破产不仅影响英国政府每年从该公司得到的40万镑收入,也可能动摇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因此,英国政府在1773年颁布了旨在挽救东印度公司,打击北美茶叶走私贸易的“茶叶条例”,规定东印度公司的茶叶以走私茶叶一半的价格在北美倾销,使东印度公司完全垄断北美茶叶市场。英国统治阶级指望如此廉价的茶叶“将完全压倒美洲人的爱国主义”,从而拥护英国。然而,事与愿违,茶叶条例不仅遭到北美茶叶走私商的反对,也遭到北美其他商人的强烈反对。北美著名的走私大王和“独立宣言”的第一个签名者汉科克就宣称如执行茶叶条例,就会使北美殖民地的贸易都落入英国手中。12月 16日晚,他和亚当斯组织“波士顿茶党”分子化装成印第安人,潜入波士顿港,将3艘东印度公司船上价值万余镑的数百箱茶叶倾入海中。这一倾茶事件鼓舞和推动了北美对英国的反抗斗争,同时也使英国政府能借机实施高压政策镇压北美人民。1774年5—6月,英国颁布了5项“强制法令”:(1)封闭波士顿港;(2)改组马萨诸塞殖民地政府,停止其自治;(3)根据新的驻营条例,英军可自由驻扎在殖民地的旅馆和公共建筑中;(4)英国官吏不受殖民地司法管辖;(5)将阿巴拉契亚山以西、俄亥俄河以北的土地划归魁北克,阻止北美殖民地向边疆扩展。这些法令进一步激化了英国同北美殖民地人民间的矛盾。北美人民纷纷组织起反英的通讯委员会,一些地方还组织起武装民兵。在这种形势下,1774年9月 5日至10月22日,北美各殖民地的代表们在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经过激烈的辩论,大会通过了较温和的“权利和怨情宣言”以及给英国的请愿书,陈述北美殖民地的抗议和不满,但未公开提出独立要求。然而,乔治三世在11月决心实行武力镇压政策:“只有战斗,才能决定他们是屈从于这个国家还是独立。”诺思也曾扬言:“现在是坚持向他们挑战,并坚定不移和毫不畏惧地行动之时了。”英国方面的内部分歧长期以来,面对日益高涨的北美独立运动和乔治三世及其历届“国王之友”派内阁所坚持的殖民政策,英国统治阶级内部贵族地主同工商业资产阶级一直存在重大分歧。尽管他们在维护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统治这一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各自的具体利益不同,双方就采取何种殖民政策产生了激烈争论。从“印花税法”之争开始的北美殖民政策大辩论持续至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反映出英国贵族地主与工商业资产阶级之间多方面的政治经济矛盾。伯克曾指出北美问题事关英国的商业、财政、宪法和政策等。在经济上,贵族地主阶级希望通过尽可能多地对北美殖民地征税,以减轻自己的财政负担,进而直接瓜分殖民利润。在政治上,他们看到北美人民的斗争将促使英国国内要求议会改革运动的发展,从而危及自己对议会的垄断地位。因此,他们支持乔治三世推行的一系列反动的殖民政策。与之相反,以老皮特、罗金厄姆、伯克和福克斯为首的一小批辉格党人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要求对北美殖民地实行怀柔政策,作出某些让步,以图在经济上保持北美殖民地的一定繁荣和稳定,使之成为英国长期可靠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在政治上,他们也不希望乔治三世个人统治因对北美殖民地实施高压政策而得到加强。坎登等少数人甚至已预见到英国失去北美殖民地已是必然之事,为了英国的长远利益,主张同北美保持良好关系。经济学家塔克尔也认为北美殖民地同英国的分离是不可避免的,只要英国拥有超出别国的资本和工业优势,就可以在同北美的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而双方的剧烈冲突则是毁灭性的。亚当·斯密亦主张自动放弃对殖民地的统治而与之缔结商约。在是否应给北美殖民地以英国议会中的代表权的问题上,老皮特认为北美殖民地无代表权是“宪法的腐败部分”,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不是被放弃,就必定是被斩断。亚当·斯密也主张给北美殖民地以议会代表权,使之自动服从英国。对于乔治三世及其“国王之友”内阁所推行的北美殖民政策,辉格党人一直大加抨击。伯克于1766年指出:“在北美增税1便士比在英国增税3便士,使英国贸易承受的负担更大。”伯克在猛烈抨击殖民政策时还提出: “我的帝国思想是……在一个共同的首领之下许多国家的集合体。”“其各附属部分要求有许多地方特权和豁免权乃是常有之事。”然而,这种以联邦分权为特点的思想显然与以集权为特点的乔治三世个人统治是格格不入的。

资产阶级抨击国王和政府:“当国内一切事情都以无约束的专制主义处理时,对外则相应是全部专制精神。”而格伦维尔则代表“国王之友”派指责下院辉格党人:“殖民地的反叛精神起源于下院的反对派。’,在关于北美问题的斗争中,资产阶级也遭到失败。波士顿倾茶事件后,伯克在下院痛斥诺思政府的高压政策:“你们本应派出和平天使,但你们正在派出毁灭之神,而这两种精神冲突的结果正是我不敢说出口的。”老皮特曾提出从波士顿撤军的议案,但为议会否决。1775年1月,他又在上院发表长篇演说,猛烈抨击政府的武力镇压政策,反对政府向北美派出1.7万名军队,主张撤销5项“强制法令”。他已深感局势十分危急,指出“每个小时都充满了危险——或许就在我现在说话之时,决定性的一击已经开始了。”

他提出的和解主张再次为议会否决。2月,下院以296票对106票通过决议;支持国王和政府武力镇压北美人民,上院亦予以支持。这项决议表示要在北美殖民地“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强制它承认最高立法机构的权威和顺从法律,”“支持陛下反对一切叛乱企图;”而乔治三世则保证“采取最迅速有效的措施”实现这一目的。此时,辉格党人坎登“悲伤地注意到,土地利益集团几乎是一致反对美洲人”。政府和议会还部分取消人身保护法,镇压反对派。如著名的激进派分子哈恩就因公开支持北美人而被捕判刑。资产阶级的斗争力量不断分化瓦解。8月,伯克不得不承认:“商人们已离开我们……他们之中的主要人物被各种各样的合同、汇单和假公济私的生意填饱了,所以不遗余力地使其他商人保持沉默。”“各种大宗订货单刺激了商界,诱使他们不把美洲的战争视作自己的灾难。”更能说明这种情况的是伦敦商界院外集团的完全瓦解。这个院外集团势力庞大,一直是辉格党的重要支持力量。

1775年,这个集团举行有450人参加的会议,却只有105人在反对进行北美战争的请愿书上签名。两个月后,只剩下60人愿意在第二个反战请愿书上签名。

独立战争 1775年4月,马萨诸塞总督接到英国政府逮捕汉科克和亚当斯并镇压当地爱国者的命令。18日,他派出800名英军前往列克星顿和康科德两地搜查当地爱国者的军火。当地的民兵获悉后做好了战斗准备。19日晨,英军抵达列克星顿,战斗打响了。英军当时打死了8名民兵,打伤10人。但在随后的战斗中,越来越多的民兵在各隐蔽处袭击英军,使英军伤亡达270余人,最后撤回波士顿。列克星顿的枪声宣告了反对英国殖民压迫、争取民族解放的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

5月10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会议决定建立军队,并于6月 15日正式任命华盛顿为军队总司令。6月17日在崩克山战斗中,美军沉重打击了英军,使2000余名英军死伤一半。然而,大陆会议在是否宣布独立的关键问题上犹豫不决。7月6日大陆会议发布了“拿起武器的原因和必要性的宣言”,宣布“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将使用敌人迫使我们拿起的武器……捍卫我们的自由。万众一心,决意死为自由人,不愿活着当奴隶,”但紧接着又委婉表示无意要建立独立的国家。两天之后,大陆会议又通过了致乔治三世的“橄榄枝请愿书”,表示对英王的效忠,希望“和解”。然而,乔治三世和英国政府已决意用武力镇压北美人民。8月23日,乔治三世颁布告谕,宣布北美殖民地处于叛乱状态。12月,英国议会决定派遣包括德意志雇佣军在内的5万名军队去北美增援,并断绝北美殖民地的对外联系和贸易,封闭其港口,捕捉其船只。

次年1月,托马斯·潘恩发表了著名的小册子《常识》,号召北美人民展开争取独立的斗争。3月,弗吉尼亚议会首先宣布独立。7月4日,大陆会议终于通过了“独立宣言”。宣言列举了乔治三世的种种倒行逆施和专制暴行,庄严宣告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建立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这一宣言根据天赋人权论和社会契约论,肯定了人人生而平等,有不可让渡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权利;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当政府损害人民权利时,人民有权改变或废除它并建立新的政府。马克思曾称誉这个宣言是“第一个人权宣言”。在独立战争的第一阶段即1775年至1777年10月,英军以其军事优势据有主动权。英军装备优良,训练有素,陆海军互相配合,力图速战速决。美军在装备、训练和数量诸方面皆处于劣势,几乎是连遭败绩。乔治三世在1776年11月4日给诺思的信中写道:“我相信叛军很快将作鸟兽散。”次年2月他又写道:“来自美洲的消息十分令人惬意。”而华盛顿率领的美军连连丢城失地,到1776年底时,他的1. 8万名军队因伤亡逃跑和复员等原因只剩下5000人,而且许多士兵在天寒地冻之时还缺少御寒衣物,粮食和弹药都不足。这支军队士气低落,几乎濒于瓦解。华盛顿本人也备受责难。大陆会议则匆匆准备撤离费城以避英军攻击。在此危急情况下,华盛顿认识到必须取得胜利以鼓励士气,振奋全国精神。1776年底,在风雪交加的圣诞节之夜,华盛顿率军渡过特拉华河,奇袭特伦顿的德意志雇佣军,大获全胜。几天后,华盛顿率军又奔袭普林斯顿的英军再次获胜。这两次胜利大大鼓舞了北美人民和军队的斗志。

然而在1777年9月,英军占领了费城,重创华盛顿的军队,使之被迫退往福吉谷。美军在福吉谷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6个月中1万名士兵死去近 1/4。此时,年轻的美国面临十分严重的局面:优势的英军深入国土,控制了主要城市并封锁了海岸线;为数不少的效忠派分子公开或隐蔽地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国内经济困难重重,奸商趁机大发战争横财,官吏营私舞弊贪污成风以致严重影响军需供应,致使军队缺衣少粮。大陆会议发行的货币急剧贬值。然而,美国人民在华盛顿这样杰出领袖的领导下以顽强的意志,坚持进行独立战争。

1777年10月17日,英军柏高英部8000人在萨拉托加被围投降。这一战役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此后4年中,美军逐步走向胜利。1781年10月19日,英军在约克镇败降。美国人民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1783年9月,英国和美国签订了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