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的迅速发展

工业革命首先是一场经济变革,其重大后果首先表现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工业革命开始后,主要工业相继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以工厂制取代作坊制和手工工场制。结果,这些工业部门的生产量和劳动生产率均有较快的增长。首先以工业革命的先行部门棉纺织业为例。1780年—1800年,不列颠的原棉消费量由655万磅增加到5160万磅;1800年—1849年,整个联合王国原棉消费量由5200万磅增加到6.3亿磅。据迪恩和克尔计算,1810年—1816年,棉纺织业原料投入年均增长率为3.5%,而拿破仑战争之后的 25年里则为6.5%。与原料投入的迅速增长相并行,棉纺织品产量也在迅速增长。1785年—1850年,棉织品产量由4000万码增至20亿码,增加49倍。

19世纪最初25年中,棉纺织品产量增加2倍,1816年—1840年增加3.5倍。

尤其重要的是,原料投入与成品产出的增长是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的。据埃利森计算,到1812年,一个纺工生产的棉纱数量相当于珍妮机发明前200个纺工在同样时间里所生产的棉纱。另有人估计,在1827年的一家棉纺厂里,750个专业合作者利用机器可以生产相当于20万个手纺工所生产的纱线,即提高劳动生产率260多倍。棉纺织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表现为劳动成本的降低。据埃利森等人估算,19世纪20—40年代,纺纱和织布业的单位产量劳动成本分别减少一半和一半以上。再以采煤、冶铁业为例。

煤的开采量由1770年的600万吨增至1850年的4940万吨,净增7.2倍。大不列颠的生铁产量由1788年的68,300吨增加到1847年的200万吨,增长30倍。1788年—1806年,英国生铁产量净增约3倍。进入19世纪后,生铁产量的增长率显著加快,1806年—1847年增长7.2倍。随着各主要工业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量的增长,平均工业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生产总值也不断提高。1770年—1840年,英国工人每一工作日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7倍。英国工业产值如果以1791年为100计算,1841年则增长为425.1。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生产大约增长4倍以上。根据克拉夫茨的最新估计,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在1760年—1780年为0.7%,1780年—1801年为1.32%,1801年—1831年为1.97%。这一估算虽然比过去引用的数据要低,但仍表明,工业革命即使在其发展还不充分时,即已产生重大的经济后果。

经济结构的变化工业革命不仅促成了主要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持续增长,而且引起了从手工生产为特征的旧式工业向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工厂制的转变。

棉纺织业是工业革命的先行部门。它率先通过纺纱机和织布机的应用完成了技术改革,进而在19世纪40年代实现了机械动力的蒸汽化,初步确立了工厂制大工业的优势地位。这一结构转变的完成,从根本上改变了棉纺织业的面貌,从而为19世纪50—60年代的进一步高涨奠定了基础。在棉纺织业的影响和带动下,其它工业部门也相继开始了由手工生产向机器工业的转变。到1850年,这一转变在精纺部门已大体完成,而在呢绒、亚麻和丝织业中则正在加速进行着。采煤业和冶金业的某些环节也先后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如蒸汽鼓风设备和蒸汽锤的应用,实现了冶铁动力的蒸汽化;蒸汽抽水机、蒸汽卷扬机及蒸汽凿井机的应用则部分地解决了采煤业的动力蒸汽化和机械化问题。在内地运输业中,作为机器大工业产物的蒸汽机车和铁路迅速战胜传统的公路马车运输和内河木船运输;在沿海和近海运输中,汽船运输已占据主导地位;在远洋运输中,汽船运输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总之,至1850年,各主要产业部门或已经实现了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的转变,或正在进行着这种转变。这一结构转变使国民经济的基础发生革命性变化,进而引起工业部门结构、地区经济结构和工农业结构的相应变化。

工业革命期间,由于各主要工业部门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先后和快慢不同,它们之间的相对地位随之发生变化。工业革命前,毛纺织业被称为英国的民族工业,占据绝对优势,而棉纺织业还是一种不成熟的弱小工业。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这种地位逐渐改变。至19世纪最初10年的中期,两种工业的成品产值已大体相等。1811年,棉纺织业产值已占不列颠国民收入的7%。可见,棉纺织业由于率先而且迅速地实现了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的转变,一跃成为英国工业的主要部门。而毛纺织业则由于机械化的缓慢而丧失了其垄断地位。至19世纪中期,毛纺织业产值占不列颠国民收入的比重已降至不足3.2%。在1812年的英国工业总产值中,采矿业占6.9%,钢铁业占9.2%,棉纺织业占12.2%,毛纺织业占11%。同时,交通运输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也显著上升。工业革命的展开,使工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工业革命中发生了技术变革的纺织、采煤、冶铁和交通运输业,在英国工业中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成为英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从而奠定了英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强国的坚实基础。

工业革命引起了英国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化。长期以来,以伦敦为中心的英格兰东南部地区一向是英国经济的重心。到工业革命前夕,在西北部和中部虽然建立了一系列的新兴工业,但是,地区经济结构的基本格局没有大的改变。工业革命开始后,由于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以及交通运输业的革新,工业生产逐步打破地域限制,分布于更广大的范围内,尤其是向煤、铁资源较为集中的英格兰西北部、苏格兰南部和威尔士南部等地扩展,形成了像曼彻斯特、利物浦、伯明翰、设菲尔德、里兹、格拉斯哥等新兴工业中心城市。随着工业重心的转移,人口的地理分布也发生变化。工业城市在西北地区的兴起,促使大批人口自东南地区流动到西北地区,人口重心随之向西北地区转移。

经济结构的变化还突出地表现为工农业结构的变化。这一点,可以从职业人口的分配和产值构成两方面的变化来说明。工业革命前,职业人口的最大部分分布于农业部门。工业革命开始后,尤其是进入19世纪以后,农业部门的职业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而采矿业和制造业的相应比重则日益上升。据迪恩与柯尔估算,1801年—1851年,不列颠的总职业人口中,农林渔业所占的比重由35.9%下降至21.7%,而制造业和采矿业的比重则由29.7%上升到 42.9%。与此同时,工农业产值所占国民产值的比重也发生了显著变化。1801年—1851年,大不列颠国民总产值中,农林渔业所占比重由32.5%下降至 20.3%,而工业(包括制造业、采矿业和建筑业)所占比重则由23.4%上升到 34.3%。这样,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率先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历史性转变。

推动了农业变革农牧业经济的变革是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农业的彻底变革,则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才最终完成的。首先,持续了几个世纪的土地制度的变革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加速进行并最终得以完成。在工业革命时期,议会圈地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1760年—1840年,议会通过圈地法令3800多项,圈地面积达570万英亩以上。尽管推动圈地运动加速进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城市的发展对农畜产品需求的急剧增长,无疑是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正因为如此,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期的圈地的主要目的是为工业和城市提供更多的商品化农畜产品。另一方面,大工业的发展排挤了农民传统的家庭手工业,割断了小手工业者与小农生产的联系,使他们手中原先保有的小块土地转入农业资本家手中,从而彻底实现了土地的资本化。据1851年官方调查,在英格兰和威尔士,200英亩以上的大型农场占耕地面积一半以上,100—200英亩的中型农场占耕地面积20%以上。可见,正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地主—租地农”式的土地关系确立起来,大农业经营体制占据了统治地位。

第二,工业革命前早已开始的农业技术改革向纵深发展。工业革命不仅为农业的资本主义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而且为农业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在农业领域得到利用和推广。1788年—1816年,先后发明了条播机、收割机、刈草机、扬场机、松土机和割草机等。化学工业的技术革新产生了制造化学肥料的方法,使化学肥料的使用开始扩散。在工业动力蒸汽化的影响下,蒸汽机也被应用于农业排水。19世纪40年代,发明了陶制排水管,使排水设施有了显著改进。自19世纪30年代起,蒸汽机开始用于农业机械的动力,几乎每个农场主都有一台蒸汽机。这时,专门生产和出售农用机械的公司不断出现。随着农用机械的广泛应用和施肥、排水技术的改进,诺福克制得到推广;施肥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大,肥料种类日益增加;畜种的改良进一步发展,新品种不断出现。总之,在工业革命期间,农业技术改革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结果,英国农业生产得到较为迅速的发展。据克拉夫茨的最新估算,1780年—1801年英国农业产量年约增长率为0.75%,1801年—1831年为1.18%。英国经济地位的变化在工业革命前夕,就经济发展的一般水平来说,英国并不比其它国家高出多少,英国工业的某些技术还落后于一些国家。然而,工业革命的巨大变革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就使英国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它的工业不仅在欧洲,而且在全世界获得领先地位,成了“世界工厂”。至1820年,英国生产了全世界煤产量的75%,生铁产量的40%。它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一半。此后,尽管其它国家的工业化有了发展,但直到1850年,英国的煤铁产量仍然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60.2%和50.9%,它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比重仍然高达39%。工业上的垄断地位,带来了商业上的霸权。1820年—1850年,英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8%上升到21%。英国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工商业垄断地位。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英国更深地卷入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作为“世界工厂”,英国在原料和生活资料的供应以及产品的销售方面日益严重地依赖于海外市场,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了它的原料供应地和产品推销地。

作为工业革命先行部门的棉纺织业,其原料完全依靠进口,至1850年,英国加工了全世界46.1%的棉花。就连传统的毛纺织业在原料的供应上也日益依赖于进口,1845年—1849年,毛纺织业原料进口的比重高达43%。在1844年—1846年进口总额中,生活资料及原料所占比重高达95%。原料和生活资料依赖国外市场,必须以大量的工业品倾销来平衡外贸收支。1849年—1851年,棉纺织业成品产值的出口比重达到61.4%。1850年—1854年,毛纺织业和钢铁工业产品的出口比重分别为25%和38.7%。19世纪初以后,亚麻工业产值的出口比重也逐渐超过20%。至1850年,英国工业产品大约一半要在国外市场销售。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当时最突出的外向型经济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