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其它因素

经济的发展和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受着政治的、社会的以及科学文化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英国之首先开始工业革命,是其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各方面发展变化的总体结果。

政治制度的变革与政府行为的转变近代前期是英国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转变时期。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作为封建社会上层建筑之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制度也在逐步地发生变化。都铎王朝的专制主义政体是在封建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政府专制主义政体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一些具有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如没收和拍卖教会地产、鼓励发展工商业、支持海外扩张和殖民事业等等。不过,在这种专制政体下的政府政策不可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根本的一致。尤其是当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后,封建专制政体更加走向反动,推行了许多不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于是,1640年开始了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专制政体之间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斗争。英国革命时期和革命后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如废除了骑士领地制,确立了土地的绝对私有权,为土地制度的变革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废止了反圈地法,并逐步开始了议会圈地,从而加速了土地制度的变革;推行有利于资本积累的国债、税收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使资本家得以通过税收渠道和政府财政杠杆积累了大量资本;取消了专制王权对工商业的许多限制,实行保护关税制度,大力开拓殖民地,为本国工商业的发展寻找海外市场等等。革命后政治体制的一系列变化,保证了政府的行为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大方向相一致。革命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具有自我调整的机制,因而能够促成整个经济在总体上向资本主义经济演进。革命后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政府行为的转变对工业革命的促进作用是无可怀疑的。

社会结构和观念的转变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观念的更新也对产业革命起了促进作用。随着国民经济日益商品化,封建社会的封闭状态被打破,近代社会的结构特点开始显现。首先,英国社会日益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英国工农商三大行业之间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为英国社会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提供了物质条件。英国社会的各阶层,随着经济的变动而比较自由地流动于各个经济部门,从而使各个社会阶层,特别是社会上层彼此开放。地主不仅经营商品化的资本主义农牧业,而且往往从事与土地有关的工业。资产阶级特别是商人,与土地贵族在经济上也有诸多联系,而且往往也购置地产,向地产投资。可见,“竖立在英国贵族和市民阶级之间的墙不像其它地方那样高。”至于下层劳动者之间的开放和流动就更加明显了。社会结构上的这种开放性和流动性促使工商业活动的全面展开,加快生产资料和资本的积累与流动,从而使经济更加活跃起来。第二,在开放性和流动性发展的过程中,工业社会的三层结构开始显露。在上层贵族与下层人民之间,中产阶级日益成长和壮大起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社会力量。发明家和革新家大部分来自中产阶级。

在农村,由地主、租地农场主和农业雇工所组成的三层结构开始出现。这种三层结构加快了农业的近代化和资本主义化,促进了农村社会的深刻变化。

伴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新的社会观念和社会风气也在产生并逐步确立起来。地产经营上日益倾向商品化和企业化。由于农牧业生产的商品化使地租与利润相结合,一些地主便开始改变过去单纯“坐享其成”的观念,利用其地产上的资源追求利润和效率。他们逐渐认识到,“由持地200英亩以上的大租地农租种,并支付定额租金和保持地力的地产才称得上是好地产。”富裕而有魄力的自耕农,开始不满足于“一亩地两头牛”,极力设法变成一名较大的租地农。正是从他们当中涌现出了一批近代农业改革家,农业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投资,就是运用商业精神”。一般的小土地持有者在经营面临困境时,也抛弃传统的观念,卖掉小块地产,租种更大的地产,从而变成租地农。逐步树立起来的新观念,对土地制度及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起了推动作用。同时,社会日益形成了重商、务实、敢于冒险、富于进取的社会风气。“许多英国人不断地从事实业活动,渴望赚钱,潜心追求利润。这一点给外国观察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国人不仅养成了积蓄的习惯,而且形成了投资的风气。这对英国资本市场的形成无疑是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科学技术的发展 17世纪发生了科学革命,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人类社会活动。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是弗兰西斯·培根。

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口号,率先批判了崇尚空谈不能务实的旧科学传统,强调科学的真正目的是用新发明丰富人类生活。他所开创的科学实验方法以及他的科学活动,对科学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科学开始研究具体现象,从而使英国的科学研究活动较其它国家具有更强的实践性。17世纪采矿、冶金和造船等生产需要已促使科学家和发明家开始致力于研究解决某些生产技术问题。科学逐渐地被认为是一种力量,人们乐观地采用科学知识。越来越多的人相信,通过观察、试验和合理思考,可以使工业获得发展。这种新的科学观念的确立,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及其应用。据不完全统计,1660年—1750年,英国有60多位杰出科学家,约占当时世界总数的36%以上,他们的科学成就约占世界总数的40%。日益迫切的经济需求,相对自由的政治环境以及开放的社会结构,有利于科学技术与生产相结合,因而也有利于科学技术产生实际的生产效益。有些知识渗透到了工业社会的中层,而在较高的层次则建立起制造业者和科学家的联系。发明家很多是企业家和科学家。他们通过各种公办私助协会联系在一起。企业家请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为科学实验活动提供物质资助,甚至请他们入股。皇家学会会员中有工程师、冶铁商、仪器制造者和工业化学家。此外,英国还大量吸收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爱德华三世、亨利七世和伊丽莎白都曾先后鼓励外国移民进入英格兰。据估计,在宗教迫害之前,有 3万佛兰德尔编织工逃到英格兰。他们带来新的技术和制作工具。17世纪 70年代和80年代,法国对胡格诺教徒的大肆迫害,导致大量教徒逃离国外。

据估计,1670年—1690年,约有8万胡格诺教徒逃到英格兰。他们大部分是法国最优秀的丝织工。外国移民传入的技术,对英国的羊毛业、呢绒业、丝织业、玻璃制造业、制帽业、排水工程等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英国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全面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提供了经济推动力,而相对的政治自由以及开放性的社会结构,为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促使科学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物质生产力。科学革命成为工业革命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