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法交往的开始

[法国对中国的发现]在古代,中法两国相隔万水千山,舟楫不便,陆路湮塞,东方巨龙中国在法国还鲜为人知。直至十三世纪以后,法国人才隐约地感到中国的存在。法国对中国的朦胧认识是从教皇和法王与蒙元的最初接触开始的。

十三世纪中叶,蒙古势力向东西方扩张,西方基督教世界一方面慑于蒙古的威势,愿意与之保持良好关系,另一方面则想利用该势力加强十字军的东侵。1248年,法王路易九世来到塞浦路斯准备发动第七次十字军东征,当时传说蒙古大汗愿意成为基督教徒,并想和十字军联合攻打埃及。于是路易九世派遣安德烈·隆如莫经亚美尼亚、马赞达兰(波斯)和希瓦,沿着里海的南岸和东岸到达当时大汗大营所在地准噶尔,但恰好大汗去世,隆如莫得到当时摄政的侮辱性答复后回国。路易九世在入侵埃及失败后,又于1252年派遣出生于法国北部圣·奥迈附近的威廉·鲁勃吕克去晋见新大汗。鲁勃吕克从阿克(今以色列境内)出发,经君士坦丁堡、克里米亚,从陆路跋涉来到蒙古,蒙哥大汗在宫里接见了他。从1254年4月到8月,他在和林住了四个多月。回国时,带回了蒙哥大汗给路易九世的复信。归国后写了一部游记,记载了他的见闻。

鲁勃吕克等人虽然未曾踏上中国内地,但由于当时蒙古大汗和中国的特殊联系,他们得到了关于中国的一些知识,并把这些知识通过游记介绍给欧洲人,使当时的法国人对于中国有了一鳞半爪的了解。

他们知道,中国是一个东临大海,人口众多的国家。鲁勃吕克在游记中第一次证明,欧洲人过去所传的“丝国”就是中国。他们在蒙古还遇到许多中国手工业者,鲁勃吕克认为这些中国工匠的技术是世界上其他地方都不能超越的。他们生产出高质量的丝,用稻米酿酒等等。中国人写字用毛笔就和绘画一样,每个字就象一个图案,他记述了中国医生用手指按在脉搏上诊断病症;中国的货币是用棉纸制成的,象一只手那样大小,上面盖有大汗的印等等。

[北京第一任法籍大主教]鲁勃吕克在和林曾见到过当时被蒙古人掳去的法国俘虏。但当时是否有法国人涉足中国内地却无文献可稽,文献记载的第一个到达汗巴利克(即今北京)的法国人是巴黎大学教授尼古拉大主教。

忽必烈入主中国建立元朝后,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宽容态度,教皇尼克拉四世以为这是传教的良好机会,就派遣意大利人约翰·孟脱—考儿维诺来华传布天主教。考儿维诺约1328年在大都(北京)逝世。于是,教皇约翰二十二世在1333年9月18日命令法国人尼古拉继任,尼古拉带了32人来华。

1368年,元朝亡,在大动乱中,尼古拉去向如何,史无可考。1370年,教廷命另一巴黎大学教授威廉·伯拉多继任北京大主教职,但起程后,下落不明,因为在明初,天主教会大多被毁。其后二百年间,在中国的土地上难见法国人的踪迹。

[开辟海道的尝试]15世纪末,欧洲出现了探索到达印度和中国海路的热潮,君主因忙于国内统一和争夺欧洲霸权而无暇顾及对东方的远航。所以法国在东方新航路的开辟上,远远落后于葡、西、荷、英等国。然而,法国人并未袖手旁观。

1523年,吉奥凡尼·维拉查诺准备了四条船,从卢昂出发,旨在发现“在契丹之印度”。经新泽西后至路得岛,想追寻麦哲伦的航路,但不幸于1528年在里奥德拉普拉塔身亡。

1601年,圣马罗商人马丁·维特雷和彼拉尔·拉伐尔驾驶“新月”和“乌鸦”两船到达印度,后继续东行至印尼爪哇岛和万丹,后因遭海难而告终。

法国人马赖尔勃·维特雷13岁时去西班牙,1609年他从巴拿马出发,航行抵达中国广州、印度支那和马六甲,最后返回法国。

与此同时,法国当局者对远东的开拓逐渐重视。在法兰西斯一世时期,法王曾于1537和1543年发布诏书,鼓励法国人作长途航行。亨利四世也曾考虑发展法国和印度贸易。在黎世留首相执政时,他开始重视对中国的贸易。

到了路易十四时代,法国在航海业和对远东航路的开辟开始急起直追。

直到1698年,在法籍耶稣会士的安排下,经路易十四批准,派遣第一艘商船赴华。赴华的商船取名“昂菲德里特”,载重量为500吨。1698年2月 8日,法王指示船长:要仔细识别中国海岸线,打听海岸的风讯、潮汐、水流及开船停泊的适当时间,搜集中国的埠口、碇泊处及海岸的地图,了解中国和其他各国贸易的情况,掌握中国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免将来在和地方当局打交道时发生不测。3月6日,“昂菲德里特”号启程,11月2日船抵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