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学艺术

[新小说派]在结构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下,新的文学流派——新小说派在法国文坛迅速崛起。新小说家们认为,过去的小说已经不能真实地反映现代生活,要真实地反映现代生活,就必须打破一切传统的表现手法。因此,他们破除了传统小说的原有模式,如打破时空顺序,用梦境、幻觉、潜意识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主张不完整地描写事物和人物。他们认为作家所能解剖的事物只是个别的,这些个别的事物又只有在整体中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小说的任务之一就是探索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对“新小说”派的形成和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作家有娜塔莉娅·萨洛特、阿兰·罗伯—葛利叶、布托尔、玛格丽特·杜拉和克罗德·西蒙。萨洛特的小说的主要特点在于忽视情节,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专注于人物心理的描写。主要作品有《向性》(1939)、《无名氏的肖像》(1948)、《马特洛》 (1953)、《生死之间》(1968)、《“傻瓜们说”》(1977)和论文集《怀疑的时代》(1956)。

罗伯—葛利叶是“新小说派的首席代表和中流砥柱”,他在1953年发表的处女作《橡皮》中已经显示出其小说创作的一些基本特点:缺乏合乎逻辑的情节线索,难以理清事件全貌,人物对事件的绝对客观的态度。其主要作品有:《窥视者》(1955)、《嫉妒》(1957)、《未来小说的道路》(1956)、 《自然、人道主义、悲剧》(1958)等等。克罗德·西蒙是新小说派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佛朗德之路》(1960)等,198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新小说派在60年代出现了自己的第二代作家和理论家——新新小说派。他们是一批围绕着《原样》杂志展开活动的文学青年,因而又称“原样派”。他们的反传统文学理论已经超过了新小说,并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下,运用一切文学结构的可能性进行新的实验。著名的有菲立普·索莱尔、让—蒂波多和让·里加尔杜。

[新浪潮派电影]1959年夏纳国际电影节上出现了好几部法国新导演的作品,使人耳目一新,其中有戈达尔的《精疲力尽》、特吕弗的《四百下》、雷乃的《广岛之恋》。人们把这类新片统称为新浪潮。从1959年至1961年,是新浪潮运动的黄金时代,三年之间共拍出了100部影片,新浪潮电影运动席卷法国影坛并迅速波及整个西方电影界。

新浪潮电影运动的骨干和核心是以《电影手册》杂志为中心的一批青年影评家和导演,其中包括上述三人。戈达尔以拍《精疲力尽》一举成名。他通过影片中的主人公米歇·波瓦卡内表达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道德准则的极端蔑视,尽管影片中发出的是个人主义的绝望呐喊,讴歌的是无政府主义的盲目行动,然而由于影片迎合了法国及欧美各国广大“冷战一代”青年要求冲破旧的传统,推倒一切偶像的普遍心理状态,因而产生了相当大的社会反响。继《精疲力尽》之后,又先后拍摄了《小兵士》(1960)、《女人总是女人》(1961)、《放纵的生活》(1962)、《狂人彼埃洛》(1965)、《男性与女性》(1966)、《周末》(1967)等,这些影片象速写画一样,勾勒出现代法国社会生活的面貌。从1968年起,戈达尔热衷于拍摄“政治影片”,在叙述方法上,彻底背离了固有的传统,其影片变得愈来愈抽象和难以理解。

《四百下》是特吕弗导演的第一部长故事片,而后相继编导了《二十岁时的爱情》(1962)、《偷吻》(1968)、《夫妻生活》(1970)、《飞逝的爱情》(1978)。由于5部影片的主人公是同一个人,而且该主人公系由同一个演员扮演,演员随着剧中人一起增长年龄,因而在银幕上造成了一种“罕见的真实感”。在法国乃至欧美引起强烈反响。

“左岸派”是新浪潮运动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以阿仑·雷乃为首的一批有某些共同点的男女电影艺术家组成,因成员大都住在塞纳河左岸而得名。

主要成员有阿伦·雷乃、罗伯—葛利叶、玛格丽特·杜拉等人。代表作有《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印度之歌》等。左岸派带有新浪潮运动的全部特点,但在题材选择、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上都与“电影手册派”有明显的不同。电影手册派导演习惯于到自传和自己熟悉的社会圈子中摄取他们喜爱的题材,而左岸派导演则往往从战争的浩劫所带来的后果、原子弹的威胁和世上各种荒谬绝伦的事情中寻求灵感和素材,因而对忘却、记忆、想象、杜撰和在时间长河中往返流动的题材特别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