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法国帝国主义的形成

[工业集中和垄断]随着工业发展,各行业之间的竞争加强了,从而促进了生产的集中和垄断组织的产生。垄断组织首先出现在冶金工业中,早在 1877年成立的龙维辛迪加,联合了全国13个最大的铸铁企业。1887年出现的西克列达辛迪加,垄断了全世界铜销售量的30%。化学工业中,也出现了垄断组织。20世纪初,垄断组织又有了进一步发展,这突出地表现在重工业部门和新兴工业部门。在冶金工业中,施耐德和温代尔成了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施耐德发迹于勒克勒佐,20世纪初年,作为冶金企业的老板,他不仅生产钢铁,也生产铁路和公用事业的设施、军火和工业机械,他还拥有勒克勒佐的煤矿和诺曼底的铁矿并且还通过掌握温代尔公司的一些股份,把触角伸向洛林,在波尔多,还参与建造军舰,在国外,还控制了俄国部分冶金企业。

温代尔以洛林为大本营,控制了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的铁,以及荷兰的煤,他的主要经济活动在冶金业,是名符其实的“钢铁大王”。在化学工业,佩施内、圣·戈班、久尔曼三巨头控制了整个行业;雷诺和佩若垄断了全国的汽车工业。

工业的集中有利于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和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例如,法国冶金垄断组织采用托马斯炼钢法来处理含磷量较高的铁矿石,加速了洛林铁矿的开发,1880年,洛林钢的年产量1,600吨,1913年增至230万吨。洛林已在冶金方面名列前茅。这一时期,法国科技发明也明显增多,法国授予的专利权从1880年的6000件上升到1907年的12600件。此外,随着生产的集中,怎样科学地组织劳动,加强企业管理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泰罗制引起人们的兴趣,泰罗的著作《工厂管理》法文版在1903到1913年间发行了6版。法国还采用工人入股的方法,到1911年,共有114家公司推行了这种做法。

但是,法国工业生产的水平和集中程度远远不如美、德诸国,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法国的生铁产量不到美国的1/6,钢产量不到美国的1/10。

在垄断组织的形式上,象施耐德、温代尔那样的托拉斯形式并不多见。虽然法国在冶金、棉纺、煤炭、石油等行业曾出现确定价格和销售市场的卡特尔形式,但常常十分脆弱,昙花一现。法国较普遍的垄断组织形式是辛迪加,它负责协调同业资本家在流通领域里的经济活动,也参与和各国垄断同盟达成瓜分世界市场的国际协定。所以在这种垄断形式下,各企业在生产上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从总体上说,法国的生产还很分散,中小企业仍然占优势。

[高利贷帝国主义]法国垄断资本的明显特点是银行资本的发展和集中远远超过了工业资本。这一时期创设了许多新银行,1872年成立了巴黎荷兰银行,在国外还设立了分行,很快成为法国最强大的金融集团之一。1875年又成立了东方汇理银行,其势力范围扩展到亚洲许多国家,成为进行殖民侵略的有力工具。1901年开办了法国工商银行和西非银行。同时,银行也迅速走向集中和垄断。以前的一些“高级银行”于1874年联合组成了巴黎银行,1904年改为巴黎联合银行。一些存款银行把势力扩展到全国各地,在地方上设立分行,如1913年,兴业银行拥有分行560个,里昂信贷银行有411个。在 1914年银行资金总额已达110亿法郎,其中最大的五家银行(法兰西银行、里昂信贷银行、巴黎国民贴现银行、兴业银行和巴黎荷兰银行)占有资金80亿法郎,掌握了全国银行资本的2/3。除法兰西银行执行国家银行的职能之外,其余4家银行垄断了全国有价证券的发行,组成了“大银行托拉斯”。

法国银行资本家为了稳妥的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也为了外交斗争的需要,把积聚起来的巨大的货币资本,大量输往国外,只把很少一部分投入国内工农业生产。输往国外的资本也不直接投资于工商业,而是采取借贷资本的形式,坐收渔利。在第一次大战前,法国资本输出额大幅度增加,1890年,输出资本为200亿法郎,1902年增至270亿至370亿法郎,到1914年则猛增到600亿法郎,在20年中增加了3倍。法国资本的输出仅次于英国,占世界第二位。法国把资本主要投放在欧洲,尤其是俄国。到1914年,法国借贷给俄国的资本总额达140亿法郎。其次是借贷给邻国的意大利、西班牙、奥匈帝国以及土耳其和巴尔干半岛诸国,总数达120亿法郎。而对所属殖民地的投资却很少,只占总投资的1/10。可见,法国资本输出有着明显的政治目的。

法国借贷资本的大量发放,带来了多方面的经济利益,最突出的是利息收入,每年至少可得17.05亿法郎,最高的年息收入达30亿法郎。放高利贷成为十分有利可图的事业,这样,在法国不仅大资本家从事高利贷活动,广大的中小资产阶级也常常将款项存入银行或购买股票债券以攫取高利收入。

全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靠剪息票为生的食利阶层,在大战前夕,这个食利阶层总计达200万人以上,连同家属约5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法国成了典型的食利国,明显地表现出法国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所以列宁称之为高利贷帝国主义。

[金融资本的不成熟]法国垄断资本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金融资本的不成熟。金融资本,按照列宁的定义,即工业资本和银行的溶合和混合生长。

这种溶合的过程,在20世纪初的法国还处在开始阶段。

20世纪初,一些工业巨头插手银行事务,如施耐德在1904年建立的巴黎联合银行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些工商银行,如巴黎荷兰银行,法国工商银行,巴黎联合银行及里尔、里昂、马赛、南锡、格勒诺布尔等地的地方银行则积极参与工业投资。从而使金融资本有所发展。

但从整体上说,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的溶合不紧密,它们保持着很大的独立性,法国的工业企业对银行抱不信任态度,他们不希望受制于银行,因此他们的扩大再生产往往通过自身积累来解决。据统计,1900年到1913年,在每年的工业投入中,71%来自企业本身的积累,29%来自企业外部,其中包括银行购买股票和债券。从银行方面来说,里昂信贷银行、巴黎国民贴现银行、兴业银行、工商信贷银行等四大银行逐渐减少工业投资,不参与企业事务,甚至不提供中长期贷款。里昂信贷银行董事长亨利·瑞尔曼曾在1905年说:“工业企业⋯⋯甚至是管理最好的企业都担有风险⋯⋯这和使用存款银行的资金所必需的安全是不相容的。”法国金融资本的不成熟性,反映了法国帝国主义比之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发展的相对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