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5至11世纪文化的停滞]5—11世纪是西欧文化发展停滞的时期。停滞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而连续数世纪蛮族的征服混战对古典文化的破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新建立的蛮族国家,大部分日耳曼贵族和一般民众多是文盲。教士才是社会上唯一的知识分子,而教会又垄断着思想文化,教会既保存了文化的火种,却仇视、排斥世俗文化,教皇格利哥里一世曾说:“不学无术是真正虔诚之母”,对世俗文化采取扼杀政策,也加速了世俗文化的衰落。

公元4世纪,古典文化开始衰落,懂古典拉丁文的人愈来愈少,7、8世纪的拉丁文较之古典拉丁文已面目全非,研究古典世俗文化的人已无处寻觅。这时,教士们也写过不少东西,但全然一律都是祈祷文、宗教颂词和道德训诫一类宗教文章。图尔主教格雷戈利的《法兰克人史》可以看作世俗文化作品,它记述5、6世纪高卢的政治和社会状况,内容丰富,是一部珍贵的历史资料。然而,这部著作中仍然充斥着上帝创世的理论和神意及宗教奇迹等荒诞不经的故事。

教育同样在衰落。4、5世纪时高卢还存在着一些贵族兴办的世俗学校,由俗人教师教授世俗文化、普瓦蒂埃、波尔多等城市都有这样的学校,但6世纪后,这类学校踪迹全无,唯独教会主办的学校存留下来。教会学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主教兴办的大教堂学校,一些重要的主教区都设有这类学校,普瓦蒂埃、巴黎、勒曼、布尔日、阿立斯等教堂学校,当时都享有盛名。

第二种学校是修道院开设的学校,或为教授修道院内部的僧侣,或为教育附近村庄的儿童。这两类学校仍承罗马帝国旧制,教授“自由七艺”,语法、修辞、逻辑为基础课程,称“小三艺”,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为提高课程,称为“大四科”。但实际上,这时不少学校课程不全,有的学校只是反来复去讲授语法。而且,“自由七艺”课程的内容也通常充斥着宗教神学。

从8世纪下半叶查理曼统治开始,文化生活才有所恢复。查理曼招揽文人,庇护学者,奖掖学术,推广教育,文化生活渐有生气,后人称为“卡洛林文艺复兴”。当时欧洲一些最有名的文人,如英格兰的阿尔昆,意大利的僧正保罗等大都云集查理曼的宫廷中整理典籍,编写课本,有时也写一些宗教之外的有关哲学、历史、语言学和书法方面的文章。查理曼以身示范,带头学习拉丁语,他还颁布敕令,责成教士在乡村推广教育。“卡洛林文艺复兴”的主要成绩是整理了部分典籍,拉丁语得到一定纯化,更合文法。书法也有所改进,一种清晰易读的新字体——“卡洛林小写字体”得到推广。

[法国文化发展的原因]从12世纪开始,法国文化迅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11世纪前后农业生产的进步和城市工商业的复兴,为教育和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政局的逐渐走向安定,为法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自11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逐渐走向安定,贵族们开始把较多的精力放到生活享受上,他们建造府邸,装饰园宅,追逐风雅,被迫注意自己的形象、礼节,昔日粗野的习惯有所改变。

不少大贵族的府邸注意招揽文人、骚客,以为点缀。在安定的政治局面下,社会下层民众的文化知识水平也有提高。

第二,阶级关系的变化和阶级斗争的发展,也是推进思想文化进步的重要因素。各个阶级、阶层都发展了自己的思想文化,作为阶级斗争的武器。

12世纪后,各种异端理论的蓬勃发展,市民文化的涌现,都是阶级矛盾复杂化的反映。适应阶级斗争的需要,封建的官方意识形态——基督教思想文化也在被压迫阶级的反抗和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中发展。

第三,外来文化的影响也促进了法国文化的发展,11世纪前,法国文化曾学习吸收了爱尔兰文化,12世纪后,则更多地受到意大利文化的影响。法国的大学里有来自欧洲各国的师生,法国学者也常到其它国家留学、任职。

各国文化相互交流,共同提高。除受到欧洲邻国文化影响外,作为西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12世纪后法国文化还受到西欧之外地区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受阿拉伯文化和拜占廷文化的影响。阿拉伯人翻译保存了大量希腊、罗马的古典作品,并发展了自己的文化,其水平远高于西欧。西欧的文人首先是通过西班牙的阿拉伯人才了解到亚里士多德等古典作家作品的。12、13世纪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传入西欧,在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这时,有不少法国学者在西班牙的科尔多瓦大学学习了古典作家和阿拉伯作家的作品。阿拉伯学者阿维森那和阿威罗伊的著作曾引起西欧经院哲学家的极大兴趣,法国的抒情诗、爱情传奇文学等著作也可能受到阿拉伯文学的某些影响。东欧的拜占廷帝国是古典文化的发祥地,通过十字军东侵等渠道,拜占廷文化逐渐向西欧渗透,对法国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