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

1517年10月31日,一位名叫马丁·路德的德国教士在维滕堡教堂的大门上钉上了一份公告,即《九十五条论纲》,历数罗马天主教会的种种腐败行为。路德的抗议行为标志着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始。路德在德国和瑞典赢得了支持,建立起自己的路德教派。其他如贵格会、再洗礼派、门诺派、胡斯派等宗教团体也纷纷成立。 1529后,他们被统称为“新教”。乌尔里希·茨温利领导了瑞士的宗教改革运动。他的观点更为激进,引起了内战,他本人也死于战乱中。继任者加尔文在法国、德国和荷兰也有追随者,他继续进行瑞士的宗教改革,对苏格兰改革者约翰·诺克斯也产生了影响。

“圣巴托罗缪之夜”

由于欧洲天主教和新教分离,宗教迫害和宗教冲突时有发生。 1572年,在圣巴托罗缪,数千名胡格诺派教徒被法国天主教徒杀害。这次残杀在历史上称为“圣巴托罗缪之夜”。在以后的几百年间,宗教战争持续不断。

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1483年生于一个矿业主的家庭。他毕业于爱尔福特大学,后来,他又进神学院学习。1508年起,担任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他到过罗马,亲眼看到过教皇的腐朽和贪婪,因此强烈反对封建教会的统治,主张建立一个廉洁的教会。1521年,他开始从事《圣经》的翻译,把它译成德文,所依据的是未被篡改的希伯来文及希腊文原本。1543年,路德翻译的德文 《圣经》面世了,海涅认为他对圣经的翻译是“创造了德语”。1546年2月,路德死于其出生地萨克森的艾斯勒本,享年63岁。

灵感家首页灵感家经典

青少年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