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的起源和性质之谜

现代学者对火把节起源及其文化性质,有各种见解。第一种意见认为,彝族传说中对火把节来历的阐释,应当是各种传说中形态最古老的一种,表明了该节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祝愿农作物免遭天灾、虫灾并祈获丰收,是其中心意旨。所以火把节应认作为西南地区最有影响的农事节日。第二种意见认为,通观火把节的全部内容,特别是宰鸡杀牲时的繁复仪式,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还有燃炬于门前、照炬于田间等活动,义近古代汉人的驱鬼逐疫的“大傩”操作,明显表现出原始巫术残留的痕迹,可见它是一个沿袭已久的、由原始的神祀信仰转化而来的公众性庆典,其来历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而扑灭“天虫”、祈获丰收等传说则是在农业经济稳定与发展后出现的。第三种意见认为火把节其实就是彝族历史上曾使用过的十月太阳历的年节。这种历法把一年分为10个时段(月),每个时段固定为36天, 10个时段共360天,余下不属于任何时段的5~6天作为年节。年节又分“小年”、 “大年”;过完5个时段后过“小年”,过完10个时段后过“大年”,大年、小年各过3天。第四种意见认为,火把节应是远古时代先民的火崇拜观念的残存,而其直接线索就是楚人对火神的祭祀。前述种种意见为人们探索燃火把节的起源及其文化性质提供了许多视角。读者如有兴趣,可以综理诸说,尝试着由自己来揭开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