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城墙缺角之谜

北京的城墙始创于元,建成于明,沿用于清以至民国,经历了 7个世纪之久。确切地讲,北京真正成为全国统一政权的都城是从元代开始的。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四年(1267年)建大都城,城的南北较长呈长方形,城墙周长30千米,全部为板筑的夯土墙。墙基宽24米,墙高8米,真可称得上是高大的土城墙了。近年来,地质工作者在研究地球资源卫星照片时,发现北京内城墙西北角处,有一条地层断裂带,定名为车公庄—德胜门断裂带。如果明代城墙建为直角,则刚好穿过断裂带。相传明朝建筑北城墙时,打算将西北角修建为直角,但不知何故,屡建屡塌,前后百年间,不知道修建了多少次,出于无奈,最后建为斜角。这一传说,在卫星照片上得到了初步证实。可是,当时的建筑者了解断裂活动吗?掌握地质科学吗?还是仅仅凭经验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