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删诗说”截然相反的观点

最早对孔子“删诗说”提出异议的是唐代的孔颖达。他在为《五经》作疏时,发现司马迁《史记》中的叙述与先秦典籍对《诗经》运用情况不相符合。于是,到宋代就形成了反对“删诗说”之风。近代的顾颉刚、钱玄同、范文澜等都基本上持这种观点。归结起来,反对孔子“删诗说”的主要理由是:第一,《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到鲁国观周乐,演奏十五国风、雅、颂的各部分,其中的编排与今天的《诗经》大体相同。而据现在的资料看,孔子当时只有8岁,根本不可能删《诗经》。可见孔子之前就有和今天《诗经》的编次、篇目基本相同的集子。第二,孔子自己只是说“正乐”,并没有说删《诗经》;再说孔子返鲁 “正乐”时已经69岁,如果删《诗经》该在这个时间,为什么在这之前他一直是说:“《诗经》三百”呢?第三,《诗经》中有不少“淫诗”,这些不符合孔子礼乐仁政思想的诗,为什么没有被删掉?第四,先秦各种史籍所引的诗,大多数见于今天的《诗经》,据王士《古诗选》、沈德潜《古诗源》所辑逸诗,不过5首。这说明《诗经》在当时只有300篇。即使孔子删过《诗经》,由于他在当时只是诸子中的一家,影响不是很大,更不可能影响到他以前的著作。上述两种观点,唇枪舌剑,论战了1 0 0 0多年,至今仍争议不休。看来,孔子是否删过《诗经》的确是一个难解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