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色彩和情感色彩

油画的色彩包括自然色彩和情感色彩两个大的范畴。以认识和研究自然界色彩千变万化的自然规律为目的,并从中发展起来的写生色彩,我们称之为自然色彩;而那种通过艺术家独特的内心体验去感悟出来的,用以表达艺术家内心激情的超现实的色彩则属于情感色彩。

早期的印象派画家马奈、莫奈、雷诺阿、西斯莱的作品都属于自然色彩的范畴。后期印象派以后的艺术流派,包括野兽派、表现主义派、立体派、达达派等,其画面色彩都有着强烈的情感因素。自然色彩具有严密的科学逻辑,因而往往用这种色彩关系去表现的绘画作品具有很强的真实感觉,人们往往可以从中得到某种认知的作用。情感色彩实际上属于一种心理学范畴的东西,具有唤起人们心灵深处某种热情的特殊力量。其实,人类对于情感色彩的感悟远远早于对自然色彩的研究,可以说它差不多与人类社会同时起步。史前文明中广泛存在着的那些神秘的图腾,史前人(包括现今残存的土著部落)身体上那些五彩缤纷的彩绘其实都属于情感色彩。

从表面上看,情感色彩既不真实也不科学,然而它却更能符合和强化人的直觉,因而使人更觉动人心魄。如果我们把自然色彩比作文学作品中的叙事描述的话,那么情感色彩则更接近于诗的语言。诗歌中常有这样的一些形容——残阳、玫瑰色的少女、红河谷、蓝月亮……这些形容使人产生多少遐想!然而,有谁真正看见过那种犹如火一般燃烧的残阳呢?有谁见过少女浸透了玫瑰花般的色彩呢?谁看到月亮泛出宝石一般的蓝光?秋天来了,万丈霜天,一片金黄;几丝粉绿,勾起了新春的阵阵柳浪……如果我们用自然色彩,即写生的语言去表现它,我们会感到这一切是多么苍白无力,唯有调动内心的激情方可能体验到这种感受。

强调色彩的情感因素是20世纪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

现代舞台上,由于各种不同色彩的灯光效果极大地丰富了戏剧的表现力,现代电影中也常常通过调动色彩的情感因素去烘托影片的整体气氛。我们可以在一大批表现西部风情的影片中看到摄影师是如何运用各种滤色镜片去加强黄色的基调,以表现人们心目中那种黄土高原的苍凉印象。

各种不同的色彩给人的心理造成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常说红色给人一种热烈的印象,使人心振奋,它象征着流淌的热血和燃烧的火焰。黄色明亮,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历代帝王都把黄色作为皇家的色彩象征。蓝色使人心旷神怡,犹如阳光照耀下的晴朗天空。绿色给人以生命的感觉。紫色典雅、神秘,但大面积的使用深紫色往往又使人感到压抑不安。白色是圣洁之色,但同时它又常被象征着严冬和悲哀。黑色庄严肃穆,具有很强的重量感。灰色是一种易与差不多一切颜色协调的色彩,它既表现出典雅、朴素,同时又容易使人感觉忧郁。

……当然,这只是各种颜色可能对人的心理造成的联想,至于最终究竟是造成什么意象则要看其与其他色彩搭配的结果。即使是同一种颜色,不同的搭配也完全可能造成不同的视觉效果。

近代以来,许多善于运用情感色彩的艺术大家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不朽名作。正是他们的努力和创造,丰富和发展了油画的艺术语言,并使西方油画艺术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命题彻底脱离,从此进入一个全新的空间。

在这里我们想起了高更的名作《塔希提岛组画》,那些红棕色的土地和沙滩上的土著女人的身体,那有着黄金般的天空和笼罩着梦一般的永远散发着温情的热浪,使我们和他一起去感悟那块神秘的热土。

用心灵去感悟而不是用肉眼去观察,这是我们能画出动人的情感色彩的奥妙所在。

自然色彩与情感色彩也并不是就那么可以截然分开。任何人也不能说他所画出的色彩就是百分之百的忠实于自然,因为绘画毕竟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产物,每一位艺术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自己独特的意趣和情感。与此相反,情感色彩也并非就那么凭空而来,它也是客观物质世界在艺术家头脑里的直接和间接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