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

马克思(Karl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金牛座)。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和导师,与恩格斯一起起草《共产党宣言》,用毕生心血写成巨著《资本论》。

人物档案

姓名:卡尔·马克思

生卒年: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

出生地:特利尔城

国籍:德国

身份:思想家、哲学家

时代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首先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速地发展起来,“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的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固有矛盾明朗化、尖锐化。资本主义已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开始激化,这一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从此以后,这种危机便周期性地爆发。在危机期间,商业停顿、产品滞销、工厂倒闭、银行关门、失业剧增,整个社会好像得了一场大瘟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永远不能根治这种致命的绝症。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这样,蒙在社会关系上的面纱已被揭去,经济关系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事实也暴露在人们面前。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因此,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这一切都为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和提出马克主义哲学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生平纪事

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律师,犹太人。母亲罕丽达·普雷斯堡是家庭妇女,荷兰人。1830年至 1835年,马克思在特利尔中学学习。1835年10月,他进入波恩大学法律系,1836年10月,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马克思起初研究法学,后来转向研究历史和哲学。1837年,他参加青年黑格尔派。1841年初,他写成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阐明哲学和生活的辩证统一原则。1841年4月15日,马克思未经答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842年起,他为《莱茵报》撰稿,后任主编,抨击普鲁士政府的专制统治。1843年5月,马克思与童年时代女友燕妮结婚。《莱茵报》被查封后马克思与燕妮迁居巴黎,投身工人运动。

1844年,马克思创办了《德法年鉴》,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等文章。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阐述了依靠工人阶级推翻剥削制度、建立平等社会的思想。他明确指出,必须用革命理论指导革命实践才能建立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唯一能消灭剥削制度的阶级;工人运动必须与科学的世界观相结合;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这些文章和当时写给卢格的几封信件标志着马克思已经完成世界观的转变。

1844年8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见面。两人共同写作了 《神圣家族》,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主要代表鲍威尔等的唯心主义哲学,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后来,马克思又完成 《经济学—哲学手稿》。1845年,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迁居布鲁塞尔,在此写出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布鲁塞尔与恩格斯会面,合作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对青年黑格尔派进一步批判,并阐明了他们新的世界观理论,特别指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

1846年至1847年,在布鲁塞尔,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批判了蒲鲁东主义、魏特林平均共产主义和“真正的”社会主义。1847年,马克思发表《哲学的贫困》,批判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同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加入了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7年,马克思来到伦敦,参加了共产主义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领导工作,并受大会委托,同恩格斯一起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总结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系统、完整地阐述了他们的学说和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1848年2月,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从此,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纷纷以《共产党宣言》作为行动的指南和斗争纲领,这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59年,马克思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奠定了详尽论证“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1864年9月,马克思在伦敦创建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并成为领导者。针对第一国际内部,蒲鲁东派、巴枯宁派、工联派、拉萨尔派中的改良主义、投降主义、无政府主义、分裂主义和反第一国际的阴谋活动,马克思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经过斗争,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才得以确立。

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巴黎公社。马克思高度赞扬了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首创精神,并且总结公社的经验,写了《法兰西内战》一书,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用革命暴力“摧毁”和“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在第一国际成立7周年的纪念会上,马克思发表《纪念国际成立7周年》,其中强调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军队。工人阶级必须在战场上争得自身解放的权利。”

1861年,马克思开始着手写作《资本论》。1867年,马克思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一卷,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基石——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和经济运动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70年代到80年代初,马克思以主要精力写《资本论》第二、三卷。

反动政府的迫害,贫困的物质生活,繁重的理论工作和紧张的战斗,使马克思的身体被严重损害了。他晚年常被病魔折磨。1883年3月14日下午,马克思在自己的工作室的座椅上溘然长逝,一颗伟大的心脏就这样永远停止了跳动。

生活剪影

和谐、幸福、欢乐的家庭让马克思能够静心投入到工作中。而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下,马克思又能运用他的机智对抗反动政府,保护人民的利益。

挚爱人生

马克思的夫人燕妮是一位端庄秀丽、聪明智慧的女性,有着古典的美。马克思与燕妮从小青梅竹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友情逐渐升华为爱情。马克思为燕妮的美丽所倾倒,他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他与燕妮的爱情。

马克思写给燕妮的大量爱情诗真可谓情真意切。其中有一首这样写道:“燕妮笑吧!你一定会觉得惊奇:为什么我的诗篇只有一个标题,全部都叫作《致燕妮》!须知世界上唯独你才是我灵感的源泉,希望之光,慰藉之神……”年轻貌美的燕妮出身名门望族,但她并没有按世俗的眼光去寻求与富贵人家子弟的结合,她爱上了才华横溢的马克思。

1830年夏天,马克思与燕妮相约来到莱茵河边,秘密订了婚,然而他们的婚事却遭到燕妮家族的坚决阻挠。面对压力,马克思一直矢志不渝地追求着燕妮。7年之后,这对志同道合的恋人终于幸福地结合在一起,并且相亲相爱地度过了虽贫困但却美好的一生。

“明天不出报”

马克思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这家报纸的影响日益增长,加上他的民主主义立场动摇了当局的统治地位,这一切使普鲁士反动当局很恐慌。于是,他们派出检察官亲自审定报纸清样,要等他们满意后,方可在第二天出版。这些不学无术的检察官用红笔东勾西画,常常让印刷厂的工人加夜班。马克思非常气愤,决定捉弄一下这些无知的检察官。

一天晚上,检察官要带他的妻子和女儿去参加省督举办的舞会,但在赴会之前,他必须首先完成《莱茵报》的检查工作。可是恰好在这天晚上,清样没有按时送来。检察官等了又等,还是没等到,想离开又不敢失职,但又必须在舞会上露露面,也好让别人见见自己的几个女儿。差不多10点钟了,检察官开始烦躁不安。于是,他打发仆人去印刷厂取清样。仆人回来报告说,印刷厂早已关门了。检察官大感失望,驾车火速赶到马克思的住处。这时已快11点了。

经过长时间的敲门之后,马克思才从3楼上的一个窗户里探出头来。

“清样

“没有

“啊

“我们明天不出报了”说着马克思 “砰”的一声关上了窗户。

思想成就

一个半世纪里,马克思的学说,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它系统地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斗争的总纲领。它着重阐述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都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明确规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和目的,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思想。在《宣言》的结尾,马克思、恩格斯豪迈地宣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宣言》最后号召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使全世界十几个国家、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聚拢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旗帜下。自此社会主义阵营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角力构成了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马克思的另一辉煌思想成就在于发表了《资本论》。《资本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面论证,它把无产阶级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这部划时代的巨著,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精华的集中表现,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结晶,它使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得到全面、系统而又深刻的发挥。

《资本论》也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全面运用、发展和科学论证。马克思进一步揭示:要把自己创作《资本论》的方法区分为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并通过把它们以对比的方式来加以规定。在方法论中,马克思的方法论具有方法论总论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显示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资本论》的第一卷,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基石—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和经济运动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的趋势,自此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学说。

列宁高度评价《资本论》说:“自从 《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它的原理”。《资本论》就像一条同各国人民的机体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为全世界人民争取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胜利指明了道路。

影响评述

马克思无疑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理论家和思想家,正如达尔文发现生物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而且不止于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由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次飞跃。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圣经。马克思去世以后,一场无与伦比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就揭开了序幕。

马克思的著作构成了共产主义和近代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马克思去世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将他的理论付诸实践。然而,一个世纪之后,社会主义国家在很多地区建立,在他的理论指导下,一系列的社会主义运动不断产生、蓬勃兴起。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位哲学家的影响能够与马克思相提并论,他影响了很多伟人的命运,如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

马克思逝世后一个世纪,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数已超过了10亿。这个数字超过了人类历史上持任何一种信仰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