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印度人民心目中的“圣雄”。他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他领导印度人民与英殖民者进行斗争,为印度的民族独立做出巨大贡献。

人物档案

姓名: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生卒年:1869年~1948年

出生地:卡提阿瓦半岛的一个土邦

国籍:印度

身份:国大党领袖

时代背景

在20世纪以前的印度历史上,除了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时期以外,即使在16、17世纪强大的莫卧儿帝国时期,也从来没有实现过政治统一。印度缺少同一种族的人口和共同的文化,深刻的社会分裂成为国家统一的巨大障碍。语言、种族和文化传统的差异,特别是宗教的差异,加上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都促使各个集团走向分裂而不是联合。到了19世纪,在英国统治的刺激下,印度民族主义得到发展,特别是到1885年具有民族主义色彩的印度国大党成立。国大党领导印度人民反对英国统治,争取独立。而把国大党从最初的精英组织变成拥有众多追随者的最重要人物就是甘地。甘地的出现对于印度的独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生平纪事

甘地出生于英国殖民桎梏下的印度,成长在一个虔诚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的印度教的家庭。他自幼腼腆、羞怯、循规蹈矩。13岁便依父母之命与一同龄文盲女孩结婚。从小学到中学,甘地一直平庸无奇。少年时代他虽受当时革新之风的感染,曾经尝试打破素食以强身健体、振兴民族国家,终因摆脱不了从小所受的教育,半途而废。

19岁时,甘地不惜冒着被开除种姓身份的危险,远涉重洋,赴伦敦求学。他接受了英国法制思想的教育,取得了伦敦大学的律师资格。学成归国后,他开始在孟买从事律师业务,却屡遭挫折,半年后打道回府,在家乡亲友的资助下维持律师业务。但是,他的事业毫无起色,加之当时令人窒息的环境,使他倍感苦闷压抑。

当有个来自南非印度人的案子要甘地处理时,他便踏上了前往南非的历程。在南非这个种族歧视根深蒂固的英国殖民地,甘地作为有色人种先后遭遇了一连串的歧视与侮辱。民族自尊心和同胞在此所受的苦难驱使他走上了领导南非印度人反种族歧视斗争的道路,很快他就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

正是在南非这块充满种族歧视的土地上,甘地对他曾经倾慕过的西方文明产生了否定,培养和锻炼了自己从事公众工作的能力,掌握了作一个成功律师的秘诀,基本形成了他的宗教、人生观、社会政治观。他在南非领导的艰苦卓绝的反种族歧视斗争,为南非印度人争取到了基本平等的权利,他从中也试验成功了一种有效的武器——真理与非暴力学说及其实践。不过,在这种反歧视过程中,甘地对英帝国仍充满幻想。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然后乘车游历印度各地,以深入了解他久别的祖国。一年以后,他开始发表演讲,宣传自己的主张,从事非暴力斗争,试验并发展了非暴力学说。他对当时正在进行的战争予以支持,希望以此换取英国的开恩,给予印度自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当局的种种作为使甘地由一个英帝国的忠实追随者变成了不合作者。1919年3月至 4月间,为抗议反动的“罗拉特法”,他发起全国性的非暴力抵抗运动。由于殖民当局的血腥镇压和群众的暴力反抗,甘地一度宣布暂缓非暴力抵抗运动,试图与政府合作,但英国政府继续在哈里发与旁遮普问题上倒行逆施,打破了甘地的幻想。在印度全民反英斗争高涨的形势下,甘地的不合作思想趋于成熟,并率先在哈里发运动中发起群众性的抵制殖民政府的立法机构、法院、学校、洋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而推广为全民反帝斗争形式。

1920年9月,国大党加尔各答特别会议和12月的那普尔年会正式通过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及甘地起草的党纲,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争取“印度自治”成为国大党的现实斗争目标;国大党也因此由一个少数上层分子主要依靠宪政手段从事活动的团体变成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依靠群众直接斗争进行全面反帝斗争的现代资产阶级政党。而甘地始终是国大党的“灵魂”,左右着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方向。

1922年2月,因运动中出现暴力事件,甘地宣布停止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挫伤了群众的士气,引起国大党内的思想混乱。甘地也身陷囹圄。出狱后甘地致力于重振民心士气。1 9 2 9年12月31日,国大党拉合尔年会通过争取印度独立的决议,并授权甘地领导新的不合作运动。

1930年3月,甘地率领78位志愿队员开始“食盐长征”,揭开了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序幕,给英殖民主义者以巨大打击。运动进行中甘地又与总督谈判,并出席圆桌会议,群众运动因此而松懈,被殖民政府残酷镇压下去。

1934年10月,甘地因与国大党领导层再次出现严重分歧而宣布退党,但仍在关键问题上指导国大党的工作。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代表印度宣战后,甘地的极端非暴力立场与国大党领导机构的有条件支持战争的主张发生尖锐冲突,以致他两次被免职,又因英国政府顽固不肯满足国大党的要求,国大党两次请甘地复出。这期间,甘地的反帝立场进一步发生变化。

1942年4月,在印度国内广大群众反英情绪高涨和日本侵略者迫近印度的形势下,甘地提出了“英国退出印度”的口号,并先后发起了第三次不合作运动和第四次不合作运动,两次不合作运动均被英国镇压下去。甘地再次入狱,直到1944年5月获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处于内外交困的英国政府慑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再起的压力,答应印度独立的要求。但因印度教与穆斯林教的分歧对立由来已久,加之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影响,印、巴分治已成定局。甘地为维护印度统一不懈努力,终无回天之力,只好接受分治。独立后甘地获得了印度人民的崇高敬意,但他却大权旁落,其终身为之奋斗的非暴力理想也被束之高阁。分治以后宗教仇杀与社会混乱的局面令甘地殚精竭虑。甘地利用自己的威望与绝食的帮助平息了大规模教派仇杀,但最后自己却成了教派冲突的牺牲品。1948年1月30日,79岁的甘地被一个极端分子枪杀。

生活剪影

甘地具有赤诚的爱国热诚,崇高的牺牲精神,追求真理的执着信念;坚强的意志,坚韧的耐心,随机应变的本领;他待人谦恭、诚实、光明磊落,不分贵贱善恶一视同仁,没有种族歧视和宗教偏见;他注重实际,反对空谈;他关心下层人民疾苦,善于体察民情并始终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他生活清苦,安贫乐道;他尊重女性,提倡人的精神完善和社会和谐;他的道德修养堪称楷模。正因为如此,甘地这位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东方人博得了不同民族、信仰和阶级的人们的景仰和爱戴。

尝试荤食

和许多印度家庭一样,因为信仰宗教,甘地一家人都吃素食。读中学时,甘地的一个朋友多次对他说:“学校不少老师偷偷吃肉喝酒,很多名人也是。吃肉是必要的,是美好的。精神不振,就是因为不吃肉,英国人能统治我们,是因为他们吃肉。我的身体壮,跑得快,也是因为我吃肉。”

在朋友的怂恿下,甘地的信心动摇了。的确,他朋友身强体健,而甘地身子不但瘦弱,而且胆怯,怕贼,怕鬼,怕蛇,怕黑,甚至在黑暗中难以入睡。而这些“恐怖”的事,对那位吃肉的朋友而言却一点都不可怕。

甘地决定要打破禁律。第一次吃羊肉时,太浓的膻味让甘地无法下咽,但是一想到吃了肉以后就能有强壮的身体,甘地决定进一步尝试。此后,他一度频繁地出入饭馆,为了强健体魄而享用色香味俱全的荤宴。

后来,甘地渐渐意识到,吃肉食根本不能赢得民族独立,他决定坚持原来的信仰,终生食素。

食盐长征

抬高盐税和盐价,引起了当地人民的强烈不满。甘地号召印度人民用海水煮盐,自制食盐,以此抵制当局的食盐专营法。

1930年3月12日清晨,61岁的甘地身围土布,率领抵抗学院成员78人,从学院出发,在广大人民的欢送下,向400千米外的南部海岸丹地进军。甘地精神焕发,手拄竹杖,走到队伍的前面。队伍刚刚出发,甘地的主张和行动就传到许多地区。人们说:“甘地要自己制盐,不受英国人剥削,这种做法实在值得我们效法。”沿途,成千上万名欢迎者纷至沓来,竞相一睹圣雄风采。一些新闻记者尾随,向世界许多地方报导这一事件,声势和影响越来越大。

天气炎热,土道上尘沙飞扬,行军较为艰苦。这支精悍的队伍边走边宣传。经过24天跋涉,4月5日晚终于到达丹地城附近的海滩。次日凌晨,半裸的甘地带着队伍向大海走去,在海边沐浴。8点半,甘地在海滩上抓起一把盐,神情严峻而坚定,将盐末撒向人群,作为破坏殖民者制定的食盐法的仪式。在场的数千名群众看到这一壮举,异常振奋。

人们奔走相告,由那个象征着对抗的简单行动很快变为全国范围内对法律的挑战。身份低贱的村民,当牛做马的工人,难以养家糊口的小商人等,不顾当局禁令,纷纷行动起来,发泄长期以来的怨气。

甘地的支持者们掏捞海盐,分发给群众;有人自制食盐,并且出售;还有人用传单宣传制盐方法,与之配合。人们不再购买英殖民者垄断的食盐了。

政治韬略

甘地的思想及其活动的核心部分,是联合广大印度人民争取建立独立的印度民族国家。他为印度人民的平等与生存权利而斗争了一生。

甘地倡导并发展了“非暴力”的学说。他反对使用暴力,甚至是对野蛮的帝国主义挑衅与反革命暴力也不容许采用革命的正义暴力。他主张用“印度精神”和印度人民的“道德优越”去抵抗并战胜英帝国主义的反动暴力和殖民统治。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摆英国殖民桎梏的唯一正确方法。同时,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在1919年最初发起的全国性 “非暴力抵抗运动”中甘地就已明确地表达了“非暴力抵抗”和与英国殖民者“不合作”的态度。其具体内容有:辞去英国人授予的公职和爵位;不参加殖民政府的任何集会;不接受英式教育,以自设的私立学校代替英国统治者的公立学校;不买英国货,不穿英式服装,自己纺纱织布;不买英国公债,不在英国银行存款等等。

在消除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隔膜与不和的问题上,甘地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在争取印度独立的过程中,甘地始终不渝地为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团结合作而奋斗献身。尽管到头来由于英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而使印度和巴基斯坦还是“分治”了,但是,甘地为争取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团结合作而付出的努力,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特别是在二战后,当旁遮普、孟加拉和比哈尔等地发生印度教徒、锡克教徒、穆斯林之间的大规模流血冲突,甚至某些国大党人鼓吹“以剑还剑”的时候,甘地不顾年迈力衰,在烈日下到处奔走,大声疾呼,以至绝食,呼吁停止教派间的同胞自相残杀,终于平息了暴力冲突,迎来了一个时期相对安定的局面。

当然,从甘地思想、活动的全部内容看,并不是没有消极方面的。甘地把非暴力抵抗方式看作是印度民族独立斗争的唯一方式,因此,非暴力抵抗毫无疑问在某种情况下限制和束缚了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甘地对印度封建地主土地占有制未能进行彻底的批判与改革,他只局限于不断号召特权阶级去缓和、减轻劳动人民的沉重负担和悲惨处境。另外,甘地在处理许多政治、社会问题时,经常以宗教伦理观点出发。因此可知,甘地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纲领是落后的。许多印度民族运动领袖表示对他的绝对非暴力主义观和社会经济观不予赞同。

影响评述

作为思想家与社会改革家的甘地大大逊色于作为爱国者的与民族运动领导者的甘地。也就是说,甘地影响力的最主要方面,就在于当殖民国家印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掀起以工农为主力的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时,他在推动印度资产阶级(通过国大党)在民族运动中争取工农力量的支持,以及把民族运动置于工农群众的基础上,即领导群众性的民族运动方面,起了相当作用。而这一点,正是民族矛盾居主要地位的印度进行民族运动所最需要的。而印度也在甘地发起的民族运动中获得独立和统一,并最终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