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

他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哲学家、教育家。

人物档案

姓名:胡适

生卒年:1891年~1962年

出生地:上海

身份:中国现代学者

时代背景

胡适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制度大变革的时代。当时,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清王朝的统治已经开始瓦解。面对外国侵略者,清统治者一味的妥协,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濒临土崩瓦解的边缘。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与思想,人们受到先进的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开始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一部分人首先觉醒,开始试图用先进的思想鼓励人民站起来,反抗一切压迫,建设一个新的制度,新的社会,一个适合中国发展强大的新的政权。一些在国外接受了西式教育、拥有先进思想的人纷纷回国加入到改革的大潮中。胡适正是这些先进分子中的一员。

生平纪事

胡适,原名嗣,学名洪,参加 “庚款”留学考试时改名胡适,字适之,取 “适者生存”之意。1891年2月17日,胡适生于上海大东门外,祖上为安徽绩溪人。胡适出身于官宦兼茶商之家,父亲胡传曾经担任过台湾知州和统领。胡适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在绩溪老家私塾受过9年旧式教育,打下一定的旧学基础。1904年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开始以“铁儿”为笔名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此后,还发表了章回小说《真如岛》,主题在于破除迷信,开通民智。

1910年,胡适以优异成绩取得第二批“庚款留学生”的资格,赴美国留学。他先入康乃尔大学习农科,后转入文科。 1915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追随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学习哲学。自此,实验主义成为胡适生活与思想的向导,奠定了他的哲学基础。其间,胡适以中国留学生身份获得普朗宁论文奖,震惊了当时的新闻界。

1917年,胡适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古代中国逻辑方法之进化》。在此期间,胡适热心探讨文学改良方案,并试作白话诗,而且与《新青年》主编陈独秀通信交流改良思想。当《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发表后,更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文学革命。同年,胡适学成归国,任北京大学教授,主讲中国哲学史。这时,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他锐意改革,集中了一批从日本、欧美留学回来的新派知识分子。他们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倡导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胡适是这些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并发表论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出版新诗集《尝试集》,至此一发而不可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

早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中,胡适就提出:“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做无病之呻吟;勿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等文学改良的八大主张。五四时期,胡适连续撰写《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并相继完成《国语文法概论》、《白话文学史》等著作,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进而成为现代中国人主要的思想交流工具起了决定性作用。

1919年,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宣扬杜威的点滴改良实用主义思想,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主张。1920年至1921年间,他进一步指责《新青年》对苏维埃俄国的介绍。在受到李大钊、陈独秀的批评和抵制后,胡适脱离《新青年》阵营,并从此改变了他原想二十年不谈政治的态度。1925年五卅运动中,他宣扬 “读书救国”,要求青年“独坐在图书馆里”,“救出你自己”,终于从新文化运动中分离出去。然而,1929年,他又发起了人权问题的讨论,大胆批评国民党的 “党治”、“人治”,呼吁“法治”,一度引起国民党政府的不满。1933年初,胡适曾参加宋庆龄、蔡元培主持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北平分盟主席。但旋即撰文,强调维护政府权力,指责民权保障同盟,被同盟除名。抗战期间,胡适曾任国民党政府驻美大使,为抗日四处借款,巡回演说,终因劳累过度,致使心脏病发作住进了医院。抗战胜利后,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当时日益高涨的民主运动中,成为进步青年学生的对立面。1946年,参加国民党政府召开的所谓“国民大会”,并担任“大会主席”,为国民党政府效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胡适离开大陆去美国,支持雷震等人在台湾办 《自由中国》,一方面反共,同时也反对台湾当局对言论自由的压迫。1 9 5 7年,胡适出任台湾当局驻联合国“代表”。1958年,返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但他到死也未加入国民党。胡适一生在哲学、文学、史学、古典文学诸多方面都有成就,并有一定的代表性。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等。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 (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 《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晚年潜心于《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1962年,胡适在台北病逝,享年72岁。

影响评述

胡适是一位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教育的新派知识分子,其思想是走在时代潮流前端的。他奋笔疾书批判礼教,批判孝道,批判节烈观。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的《易卜生主义》、《贞操问题》等文都是当年振聋发聩之作。而从问题与主义之争,到《人权论集》,再到主办《独立评论》,胡适始终坚持独立姿态和批判 1919年,美国哲学家杜威应北大之邀来华讲学。作为杜威的学生,胡适伴之左右。前排右一为杜威,后排左一为胡适。 1924年9月北大国学门同人在三院译学馆原址合影。三排左二为胡适。 1917年,胡适(左二)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与陶行知等人的合影。精神。抗战中,胡适出任驻美大使;胜利后又先后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和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治学有两个主要领域,一是中国哲学史,一是中国文学史。尽管《中国哲学史大纲》只出版了上卷, 《白话文学史》也没有下编,可这两部书都是建立、规范并奠定学科基础的经典性著作。后人可以赞赏,也可以批评,却无法漠视其存在。前者的平视诸子以及历史的眼光,后者的双线文学观念,都是对二十世纪学术发展影响甚深的“大胆假设”。另外,他首创新红学,重修禅宗史,以及用历史演进法来研究中国章回小说,开一代新风,功不可没。

胡适也是个极其复杂的人物。但其始终保持书生本色,不曾背叛五四主义知识分子。“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这副对联本是胡适作了送给钱君先生的,如今由钱先生写了还给故居,真是太合适了。胡适的错误已成为历史陈迹,可供后人鉴戒;胡适的学术成就,已融入民族文化遗产中,价值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