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

毕生致力于佛教教义的研究和佛经翻译工作,创建了中国佛教史上的法相宗,为中国甚至世界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人物档案

姓名:陈祎

生卒年:602年~664年

出生地: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

身份:翻译家、佛教哲学理论家

时代背景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的大成时期。统治者大多崇信佛教,而且故意曲解佛教教义,以达到控制人民思想的目的。玄奘所处的隋代,佛教相当盛行,全国各地寺院林立。为了逃避赋税和徭役的负担,许多人都出家为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玄奘很小就开始接触佛法,对其中的教义领悟很快,为他以后专门从事佛教研究奠定了基础。

生平纪事

玄奘俗名陈祎,玄奘是他的法号,唐僧是他西行取经时外国人对他的称呼,后来中国人民也习以为常,称他为唐僧。602年,玄奘出生在洛州缑氏县陈堡谷。他的父亲陈惠曾经做过江陵县令,隋末战乱时,回乡隐居。玄奘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从小就聪明颖悟,对风靡一时的佛学非常感兴趣。玄奘1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在洛阳净土寺出家的二哥长捷将他带到洛阳。玄奘便经常跟着哥哥去听高僧说法,逐渐地就有了出家的念头。

玄奘1 3岁的时候在净土寺剃度为僧,开始学习佛法。17岁的时候,隋灭唐立。玄奘兄弟为了躲避战乱,到了成都定慧寺,向道基、宝暹法师学习《摄大乘论》、《毗昙》等。21岁时,玄奘在成都受具足戒,并在此学律。后与兄分手,来到荆州天皇寺,在此讲《摄大乘论》和《毗昙》各三遍。可是,成都毕竟是个相对闭塞的地方。在成都住了5年之后,求知欲极强的玄奘终于离开了那里,到各地去访求良师益友。玄奘到赵州向深法师学《成实论》;627年入长安大觉寺,向岳法师学《俱舍论》。十年之后,玄奘已经访遍了国内的名师,精通了许多佛教典籍。可是学问越广博,玄奘的疑问也就越深,而当时的大师们,各有各的师承,对教义的解释各不相同。国内的佛教典籍也很少,翻译得也不够精确。玄奘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彻底解决自己的疑问,就必须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去求取佛法和真经。于是,在627年,玄奘踏上了西去印度的万里征程。

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求经。当时有个秦州僧孝达,在长安学《涅磐经》,要回秦州,玄奘与之同往。后又结伴经兰州到凉州。玄奘在此应邀讲《涅磐经》、《摄大乘论》和《般若经》,使他名扬西域。此后,玄奘便独自一人开始西进行程,历历艰辛,踏过二十多个国家的国土,经过一年的时间,终于到达北印度的滥波国。

玄奘入境后,到了他仰慕已久的那烂陀寺。这里是印度最大的佛教寺院,是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学术文化的中心。寺院里聚集了精通各种学问的著名学者,主持人戒贤法师更是德高望重,被尊称为“正法藏”。玄奘拜戒贤为师,潜心研究佛法。他用了五年的时间,遍读了所有的经论,然后又辞别了戒贤法师,到各地去游学。

640年,玄奘回到那烂陀寺,戒贤法师就让他主持全寺的讲会。玄奘博学多才的名声盛传于印度各地。641年,讲法大会正式开始,印度十八个国家的各教派僧侣教徒六千多人前来赴会。远近赶来听中国法师玄奘讲经说法的便多达五万余人。这是印度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学术大会,至今还被印度人民津津乐道。玄奘被大家推举为主讲人。结果,大会进行了十八天,仍然没有人能够出来反驳玄奘。当时,参加大会的印度人对玄奘都心悦诚服,他们给予了玄奘无上的荣誉,大乘教派称他为“摩诃耶那提婆”,即大乘天;小乘教派称他为“木叉提婆”,即解脱天。玄奘的名字在印度几乎家喻户晓。

641年,一直思念故国的玄奘谢绝了印度人民的一再挽留,踏上了万里归途。645年,玄奘终于回到了阔别十多年的长安。长安人民倾城而出,前来迎接玄奘。玄奘在弘福寺开始了大规模的佛教翻译事业。他辛勤努力十九年,共主持翻译了佛教经论七十四部,一千三百多万字,是中国翻译史上翻译最多的一个人。玄奘不仅精通佛教教义,而且通晓梵文,他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原则。“求真”就是要忠实于原文;“喻俗”则是要通俗易懂。玄奘的翻译清楚准确,又明白晓畅,其翻译水平之高,为后代的学者所叹服。他还将印度本土已经失传的《大乘起信论》由中文翻译成梵文,再传回印度。并应印度迦摩缕波国王之请,将中国古代的哲学巨著《老子》译成梵文,传到印度。玄奘还自己口述,由他的门徒记录,写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书中记载了他亲身游历过的一百一十多个国家,以及他听说的二十多个国家的山川形势、地理位置、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宗教物产等,是研究中亚、南亚等国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资料。近代的考古学者就是依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才发掘出王舍城、那烂陀寺等遗迹。

玄奘主持的翻译场所,也是他讲学的场所。玄奘门下号称有三千弟子。他为弟子们讲授佛教有宗的学说,培养了一批卓越的青年学者。他的弟子窥基,相传曾经给百部经论做了注疏,号称“百本疏主”,后来又开创了中国佛教史上的法相宗,也叫唯识宗或慈恩宗,显赫一时。玄奘的日本弟子道昭开创的日本法相宗,一直流传到现在。他的朝鲜弟子圆测等也在朝鲜广传佛教。

由于积劳成疾,玄奘在 664年2月溘然长逝。消息传开,为他送葬的有一百多万人,住在墓旁的有三万多人。收藏玄奘法师顶骨的石函,现在仍然保留在南京历史博物馆,供人们凭吊。

生活剪影

在中国,有一部家喻户晓的小说 《西游记》,讲述4个佛家弟子到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他们历经千难万险,打败了无数的妖魔鬼怪,终于取得成功。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之一唐三藏的原型,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使者玄奘和尚。他自幼聪明,尤其爱好当时风靡一时的佛学。后来出家,历尽磨难,远去印度学习佛法,终于在佛学研究上取得后人无法比肩的成就。

冲出国境

玄奘离开长安后,到达凉州。凉州刺史听说他要西行取经去,就勒令他立即回长安(当时和尚不能擅自离境)。玄奘在当地佛教领袖慧威法师的帮助下,逃离了凉州,来到瓜州。这时,唐朝政府缉拿玄奘的通牒已经到了西行必经之地—玉门关。出关几乎是不可能的。纵使出了关,还要通过五座重兵把守的烽火台。这五座烽火台相距一百多里,两座烽火台之间全都没有水草,只有烽火台附近可以找到水源。过了五座烽火台,就是茫茫无际的戈壁沙漠,然后是崇山峻岭,路途险恶,随时随地都会有生命危险。而玄奘孤身一人,既不熟悉路径,又没有向导,简直寸步难行。但玄奘西行的决心毫不动摇,义无反顾的走进了茫茫戈壁。他一路跟随着白骨和驼马粪前行,终于望见了第一座烽火台。当玄奘趁着月色到烽火台边取水时,忽然一支箭从头顶呼啸而过,接着又是一支羽箭飞来,差点射中他的膝盖。玄奘知道已经被守兵发现了,于是索性去见守边校尉。校尉王祥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对玄奘非常敬佩,就送他食物和水,并指点他说:“这里有一条捷径,可以直通第四烽火台,守台的校尉王伯拢是我的本家。你只要说是我送你去的,他一定会放你过关的。”

玄奘到了第四烽火台,果然得到了王伯拢的热情招待。王伯拢又指给他一条小道,让他绕过第五烽火台,到野马泉取水。这样,在二人的指导下,玄奘终于通过了重重关卡,冲出了国境。

磨难重重的取经之路

玄奘去印度的途中,独自一人进入了茫茫戈壁。这里不仅没有人烟,就连一点绿色也见不到,只有青色的沙砾,一望无际。玄奘走了一百多里,却始终没有找到水源,还失手把皮囊里的水打翻了。在戈壁滩上旅行,没有水是万万不行的。但玄奘想到自己不到印度绝不东归的誓言,毅然决定:宁可西行而死,绝不东还求生。于是,他继续向西行进。

玄奘越过戈壁滩,进入大沙漠。他顶着风沙,忍着干渴,一直走了四五天,终于支撑不住,昏倒在沙漠里。到了半夜里,玄奘才慢慢苏醒过来,强撑着上马前进。玄奘骑的是一匹识途的老马,走了几里路之后,老马忽然在沙漠里发现了水草,使玄奘从死亡边缘捡回了一条命,走出了戈壁沙漠地带,到了伊吾。

玄奘在伊吾得到了高昌国王的盛情邀请,只好绕路去了高昌。高昌国王的祖先是河西金城(今甘肃兰州)人,后来在高昌建立了国家。他对来自故乡的玄奘尊敬非常,想把他留下来。可是任凭高昌王百般挽留,玄奘还是执意要继续西行。高昌王有些恼怒,就威胁玄奘说:“法师如果执意不留在这里,那我就立即派人送法师回唐朝,请法师三思而后行。”玄奘镇定地说:“我不远万里,西行印度,就是为了寻求佛法。如今却被大王阻隔。但是大王只能留住我的骸骨,我的意志大王是无法留住的。”高昌王见威逼无用,就想以真诚来打动玄奘。他无微不至地供奉玄奘,甚至亲自为他捧饭献菜。可是玄奘心意已决,竟用绝食来表示自己的决心。三天之后,玄奘已经奄奄一息了。高昌王终于被他的精神感动,诚恳地向玄奘谢罪,请他再停留一个月,养好身体再上路,并请他回国途中,再到高昌停留三年。玄奘一一答应。几个月后,高昌王派了几个小和尚随玄奘西行,为他准备了足够二十年用的衣物、金银等,派了数名杂役,侍奉玄奘。高昌王还派出使者,给突厥可汗送去厚礼,请他帮助玄奘,并写信请沿途国家的国王照顾玄奘。玄奘感激不已,专门写了一篇《谢高昌国王启》,感谢高昌王的盛情,表明自己西行求法的决心。

玄奘告别高昌王,一路翻山越岭,餐风宿露,经焉耆、屈支,翻过凌山雪峰,越过热海,到了素叶。素叶可汗看到高昌王的信,就派人护送玄奘前行。玄奘等又翻越帕米尔高原,到达了铁门关。铁门关是西突厥西南边塞的要地,是连接亚细亚南北交通的孔道,两旁山峰陡峻,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鸟道可以通过。过了这道关,就是吐火罗国了。玄奘过关之后,继续南行,到小王舍城去礼拜佛祖释迦牟尼的遗迹。在那里,玄奘结识了一位来自北印度的青年僧人慧性。交谈之后,慧性非常崇拜玄奘的学识,就拜玄奘为师,追随他一道西行。他们沿着高耸入云的大雪山一走就两千多里。慧性被吐火罗国王请去,又剩了玄奘一人前行。玄奘又走了六百多里,翻越黑岭,终于到达了北印度边境。

影响评述

玄奘在古代交通极不发达的情况下,“乘危远迈,策杖孤征”,行程五万余里,游历了一百一十几个国家,在世界旅行史中也是罕见的。他毕生致力于佛教教义的研究和佛经翻译事业,为中国甚至世界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法相宗就是在他的影响下创建的,而日韩等国的法相宗也深受他的影响。此外,他还开启了中国翻译史的新时代。玄奘翻译的佛经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宝库,还为印度保存了许多珍贵资料,成为中印两大民族的共同遗产。玄奘对中印两国文化交流做出的伟大贡献,一直被印度人民念念不忘。

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也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这部书将他在十多年的旅游生活中所游历的数百个国家加以分类记叙,一一陈述了各国的历史沿革、地理区划、民族源流、物产气候、文化政治等,内容广泛,至今仍是研究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以及整个中亚细亚古代历史地理的宝贵资料。19世纪以来,《大唐西域记》已先后被译成法、英、日、德等国文字。现代考古学者依据该书记载,对古代印度和中亚历史文化遗址进行发掘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玄奘的文化影响已远远超过了他西行取经的主观目的和直接效果,在中国以及东方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游记也已被公认为不朽的世界名著。玄奘的事迹轰动一时,也引发了历代文人的情思和灵感。从唐代开始,文人们就以艺术手法把他神化,创作出《唐三藏西天取经》等文艺作品,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由于它的出现,玄奘取经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