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

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目前现存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也一直激励着后人。

人物档案

姓名:陆游

生卒年:1125年~1210年

出生地: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身份:南宋诗人

生平纪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他家从高祖陆轸开始,祖父陆佃、父亲陆宰都在朝做官,所以陆游的家庭出身在封建社会里来讲,虽然不能和豪门显贵相比,但也相当不错了。再加祖父、父亲都是有名的学者,为官又讲气节,廉明正直,因此陆游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熏陶。

陆游出生时,北宋的政治表面上还是平静的。但是,仅仅过了两年,即1127年,金人大举南侵,攻陷了开封,挟徽、钦二帝以及大批赵氏宗室,包括后妃、公主等在内扬长北去,至此,北宋灭亡。而当时正担负着泽、潞一带军需供应任务的陆游的父亲陆宰,也因被后来当上金朝御史的徐秉哲弹劾,罢免了官职,开始了全家的逃难生涯。

就这样,辗转多年,一直到陆游9岁那年,陆家才回到老家山阴。陆游在逃难过程中,目睹了宋王朝的无能以及金人的铁蹄蹂躏。再加上父亲陆宰是一位爱国仕人,他每次与友人谈及国事,常常悲愤得泣不成声,以致吃不下饭。这都使陆游幼小的心灵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感染和影响,这和他后来成为一位爱国诗人是分不开的。

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陆游特别注意学习兵书。20岁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表达了他要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30岁时,陆游参加了礼部考试,名列第一,但因“喜论恢复”而遭到投降派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名字。但他毫不消沉,回乡后仍坚持攻读兵书,刻苦习武,准备抗金卫国。

1155年,秦桧死了。陆游34岁时,朝廷启用了他,先后委任他为福州宁德县主簿、枢密院编修等职务,陆游从此便踏上了仕途。陆游登仕之时,已颇有诗名。1162年,宋高宗赵构把皇位传给了太子赵,是为宋孝宗。宋孝宗曾一度决心抗击金人,恢复中原,为此大力整顿军政,大量启用人才志士。宋孝宗启用主战派张浚,准备北伐。孝宗还召见了陆游,陆游趁此良机提出了许多政治军事主张。但是北伐失利,孝宗意志动摇,南宋再度向金求和,朝中主和派重新抬头。张浚被罢官,陆游也被削职还乡。此次罢官后,陆游回家乡闲居了几年,直到1170年,朝廷才又让陆游去夔州任通判,这时陆游已45岁了。

在夔州居官期间,陆游因远离朝廷,不能襄助国家大计,心情非常苦闷。三年后,王炎任川陕宣抚使,因为主抗战,陆游得到他的赏识而被委为协办公事的职务,并派去南郑襄理军务。不到一年的军中生活,在陆游的生活和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身着戎装,来往于前线各地。抗敌将士的艰苦生活和爱国热情极大地开拓了他的诗歌境界,豪迈而悲壮也成为他诗歌创作的主基调。1173年夏,陆游被任命为蜀州通判,不久又被调到嘉州,年底才又回到蜀州。陆游在蜀州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他对蜀州感情十分深厚。即使在晚年,他还写了许多纪念蜀州的诗篇。

1178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在江西任上,当地发生水灾,陆游“草行露宿”,亲到灾区视察,并“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不料却因此触犯当道,竟以“擅权”罪名被罢职还乡。陆游在家闲居六年后,再次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1188年卸职还乡。此后,陆游退居浙江山阴老家,但他恢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1210年,陆游在故乡病逝。临终前,留下了首千古传颂的《示儿》一诗。

文学成就

陆游一生创作很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这一时期存诗仅二百首左右,作品主要偏于文字形式,没有得到生活的充实。第二个时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4岁罢官回乡,前后近二十年,存诗二千四百余首。这一时期的诗歌充满着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第三个时期是他长期蛰居家乡,一直到逝世,前后有二十年,现存诗约近六千五百首。诗中表现了一种清淡旷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在创作风格上趋向于质朴而沉实。

在陆游三个时期的诗作中,始终贯穿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不仅在同时代的诗人中显得很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陆游的诗大多数都与抗击侵略有关,或者描写火热的军中生活,或者讽刺投降派的无能,或者寄托自己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或者抒发自己空怀一腔报国热情的愁闷心情。直到82岁时,他还高唱 “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的诗句。

陆游的诗也充满了对当时人民的深切同情,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织在一起。他一生饱经忧患,对普通民众所处的境遇有充分地了解。他的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同时代诗人难以企及的高度。陆游的诗呈现着多彩多姿的风格,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还极富浪漫主义情调,这主要表现在诗人对复国理想追求时的瑰丽想象上,如战斗的阵势、敌军的溃败及朝廷的中兴等。

陆游的诗概括性、抒情性也很强。在表现手法上,他一般不直接对客观事物做具体刻画,而是抒写个人的主观感受。语言上不尚粉饰、奇险,追求明白如话,自然而精练。

陆游的词风也以雄放悲慨为主,兼有柔婉清逸之美。他的词作不多,现存词共有一百三十首。

在散文方面,陆游也颇有造诣。其中记、铭、序、跋类的作品,或叙述生活经历,或抒发思想感情,或论文说诗,均写得精整雄快,很有特色。同时,也如在诗中一样,这些散文都不时表现着爱国主义的情怀,如《静镇堂记》、《铜壶阁记》、《书渭桥事》等。

影响评述

陆游一生以诗词为武器,抒写抗敌御侮、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和有志难伸的忧愤,气势雄浑,感情奔放,笔意流走,辞旨明快,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他一生创作甚丰,现存诗歌九千三百多首,内容覆盖了南宋前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现存诗歌最多的诗人。陆游丰富的创作实践对他之后的宋代文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更为显著的,还在于他强烈执著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诗作对遭受异族压迫的人民是莫大的精神鼓舞。每当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