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

明代伟大的科学家,在数学、农学、天文学等方面均有建树,为推动中国科学的发展而奋斗终生,是把欧洲的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人物档案

姓名:徐光启

生卒年:1562年~1633年

出生地:上海县徐家汇(今上海旧城区)

身份:明代科学家

生平纪事

徐光启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没落商人家庭。上海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最先产生的地区之一,民风勤劳刻苦。徐光启从小生活在这里,目睹家人和乡人的辛勤劳作,自己也很小就参加劳动,这使他养成了勤劳节俭的习惯,而且对农事园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徐光启青少年时一直苦读《四书》、 《五经》,希望走科举、出仕之路。但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直到1604年,徐光启才考中进士,入翰林院学习,从此踏上了仕途。

从16世纪起,西方传教士开始在中国南方传教,徐光启也开始同西方传教士有了初步的接触。32岁时,他应邀到广东韶州教授私塾,见到了主持韶州城西教堂的郭居静,两人交谈甚欢。他从此开始对传教士和西方的科学文化产生了好感,为以后和传教士长期合作打下了基础。此后,他看到了著名传教士利玛窦绘制的《山海舆地图》,对利玛窦的学术成就和为人产生仰慕。1600年,徐光启专程到南京拜访利玛窦,深为他的博学多才所倾倒。不久,徐光启就皈依了天主教。

1605年左右,徐光启和利玛窦开始合作,翻译西方数学的经典名著——欧几里德《几何原本》。这是徐光启介绍西方自然科学迈出的第一步。在翻译《几何原本》的过程中,徐光启创立了一套几何学的名词术语,如点、线、面、锐角、钝角等等,这些术语与原书的意思完全吻合,直到今天仍被我们沿用。徐光启还对我国传统的数学经典著作《九章算术》、《周髀算经》进行了整理,并根据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原理,创立出一套与传统数学完全不同的证明方法,这也是我国数学史上的创举。

1610年,徐光启又开始和传教士熊三拔合作,翻译西方的水利著作《泰西水法》。这本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对我国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此后,徐光启又编写了著名的《农政全书》。

天文学也是徐光启学习西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进入翰林院之后,曾花了很多的时间钻研天文学,并写了《平浑图说》、《日晷图说》、《简平仪说》等书。 1629年,徐光启运用西方方法,准确地推测出日食发生的时间。不久,崇祯皇帝命他主持历法修订工作。徐光启认为,修改历法应该以西方的历法为基础,因此他选择西方天文学最基础的东西,包括欧洲天文学理论、计算测量方法、测量仪器等首先进行翻译,其著作主要有 《测天约说》、《测量全义》等。徐光启还建议制作地球仪、天球仪、日晷、望远镜、自鸣钟等10种仪器,用于天文观测。

为了编出一部融汇中西方历法优点的新历法,徐光启提出分成节次六目和基本五目的全新书目体例。节次六目研究天体运动的规律,基本五目包括了有关天文、历算的全部重要知识。这个结构成为《崇祯历书》编写工作的纲领。为了使新历法更加科学准确,徐光启多次组织人员进行天文观测,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天文观测中,徐光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制造并使用了望远镜。根据实际观测结果,徐光启又主持绘制了一幅星图,成为当时最完备、最精确的星表和星图,也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包括了南极天区的全天星图。

1633年,徐光启病逝。《崇祯历书》 1635年全部修订完成。这部历书虽然不是由徐光启最后完成的,但他对新历的贡献却是无人可比的。

科技贡献

徐光启是中国晚明最杰出的科学家,他为了“裨益民用”,“习天文、兵法、农事、屯、盐、水利诸策,旁及工艺、数学,务可施用于世者”。在天文、历算、数学、农学、编译、介绍近代西方科学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古典科学和近代科学间承前启后的伟大科学家。

在数学方面,徐光启大量翻译了西方数学著作。他与利玛窦合译出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是中国科学史上第一部系统地引进外国的几何学著作。在翻译时,徐光启所创立的几何学名称一直沿用到今天。徐光启自己撰写了《读书算》、 《九章算法》、《定法平方算术》等。徐光启的数学成就使中国传统数学得到振兴和发展,为中国近代数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农学上,他编著了中国古代农业科学史上最完备的农学巨著《农政全书》,凡涉及当时的农业及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农具、农作物特性、技术知识等,应有尽有,可谓当时农学中的百科全书。《农政全书》的内容一部分是摘引前代的文献资料,其中注明来源的就有二百二十五种之多;一部分是徐光启自己的撰述,是他多年对农学研究和种植实验的总结概括,如对蝗虫生活习性的深入研究,对甘薯、木棉、女贞等农作物的栽培经验,以及对垦田、用水、养鱼的独到见地,都是字字珠玑的独创。

在天文历算方面,他主持修订历法,编制了《崇祯历书》、《恒星历指》。其中,《崇祯历书》总结了中国古历的成果,吸收了西历的优点,为中国以后三百多年的历法工作打下了基础。今天的农历,就是在《崇祯历书》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而他的《恒星历指》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恒星图。此外,在实际天文观测中,他在中国天文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天文望远镜来观察天体,比伽利略使用天文望远镜只迟了二十年左右。

影响评述

徐光启是一位具有开放意识的科学家,他率先介绍、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打破传统科学体系的束缚,使中西方科学成果融会贯通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成为推动中国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贡献最突出的科学家。他和利玛窦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打破了传统数学体系,开创了全新的数学证明方法。 《几何原本》对中国普及几何学知识,培养数学人才,以及充实当时数学研究的内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徐光启主持修订的《崇祯新历》引进西方先进的天文学知识,对旧历法锐意革新,对清代以后的天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巨著《农政全书》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经验措施,不仅推进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还为后世的农业发展和农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其中的一些经验和措施直到今天仍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作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和开拓者,徐光启至今仍为人们所怀念尊敬。他的陵墓,今天仍然保存在上海南丹公园的一角,接受后人的凭吊和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