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继老子之后最伟大的道家思想建构者、发展者,其思想在中国哲学、文学及艺术领域产生极大影响,其思想深入到累世中国人的生活和灵魂中。

人物档案

姓名:庄周

生卒年:约公元前369~前286年

出生地: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

身份:战国时期哲学家

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是一个诸子迭出、百家争鸣的时代,是一个思想活跃、言论较自由的时代,更是一个战乱四起、生灵涂炭的时代。庄子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他站在小资产者的立场上,面对弱肉强食、黑暗丑陋的社会,发出了尖锐地批判,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渴望一种自然的生活。这异样的声音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生平纪事

庄子,名周,字子休,是战国时宋国蒙人,差不多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代的人,而较孟子稍晚。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他除讲学、著述之外,还靠钓鱼、打草鞋维持生活,瘦得“槁项黄馘”,住在“穷间陋巷”。庄子曾自嘲说,处在这样上昏下乱的时代,怎能不狼狈呢!

庄子是一个蔑视权贵、鄙视利禄、一生视仕途为草芥的思想家,他宁肯过着贫寒生活,也不肯追逐官禄。据说,他曾在蒙做过漆园吏的小官。但他的名声很大,做过魏国宰相的惠施是他的辩论对手,所以,楚王派人拿着“千金”请他做宰相,他却说:“千金,是很丰厚的利禄;卿相,是很尊贵的地位。你难道没有见到祭祀时用的牛羊吗?任人宰割。你快离开吧,不要玷污了我。我宁可在这污秽简陋的地方求得自由快乐,也不愿受到无为有国者的束缚。”这段话准确地表现了庄子超然物外的精神。

庄子生活在强者扩张弱者亡的战国时代。腥风血雨,生灵涂炭,他耳闻目睹,感慨万千。他是位思想丰富的哲学家,也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巧妙地通过寓言故事,尖刻、猛烈地抨击当时罪恶的社会。什么圣人、王公大人、圣王之法、仁义礼乐,都被他骂得体无完肤。他认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直接把矛头指向暴君。

庄子在揭露现实丑恶的同时,也描绘了理想生活的蓝图:人人种地吃饭,织布穿衣,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着丰衣足食的安乐生活。

由于庄子终生未仕,愤世嫉俗,所以关于他的生平,史料记载极少。据推测,庄子约卒于公元前286年,有《庄子》一书留传后世。

思想成就

庄子的思想和著作《庄子》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探究其思想,主要反映在政治、哲学、文学三个方面。

在政治上,庄子主张“无为而治”。他所谓的“无为”是“顺其自然”之意。他认为,帝王要“以无为常”,“帝王无为而天下功”。庄子历数“有为”有害, “无为”为宜的事例,其目的是要求人们:上君下民,不以心计,各就其位,各安其业,少私寡欲。庄子认为,为人处世应该是不偏不倚,不去伤害别人,也不施舍;不与别人争财物,自食其力。他还认为,树木成材,要被砍伐;井水甘甜,先被饮完。因此他主张遵循“中道”,这样可以保身,可以舍生,可以养亲,可以终年。庄子坚信,天下事物有其固定的法则,不必煞费苦心地去改变它。人们要“顺其自然”,就要抛弃欲望,克制追求。如果有意人为,便会弄巧成拙。因此,他再三告诫人们,不要以好恶损伤天性,应听任自然变化。庄周一生贫困交加,忍辱负重,均因他对现实极端不满,采取过激的“顺其自然”的态度,甚至“以死为至乐”,来与世周旋。

在哲学方面,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形成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庄子把“道”作为世界最高原理。他在论述运动变化的绝对性时说: “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持其成……”认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虚满生死都只是一时的现象,其形态是绝不固定的。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相对静止,但注意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的。他还认为,从道看来,小草茎和大屋柱、丑人与美人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别,从而形成了相对主义理论。

庄子以相对主义作为他的认识论基础。他认为,不仅感觉经验是相对的,比如人爱吃牛羊肉,鹿爱吃草,理性思维更是如此,谁是谁非不仅不能由我们两人自己来判明,而且也不能由第三者来判明。在庄子之前或与庄子同时期的哲学家大都有独断论的倾向,而庄子则对这种独断论进行反驳,体现了他思想的全面性,克服了主观片面性。同时,庄子还对逻辑思维能够把握宇宙发展法则的观点提出种种责难,从而揭露了逻辑思维中的矛盾,促使人们去思考。庄子的相对主义理论构成了中国哲学辩论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

此外,庄子的著作《庄子》在魏晋时期产生重大影响,它和《周易》《老子》一起并称“三玄”。《庄子》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内篇为庄子所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了其子、门人和后学者的作品。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三篇;《秋水篇》则被认为是外篇中最能体现其思想的;杂篇中的《天下》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哲学史论文,它提出了哲学史观,认为诸子百家的形成是 “道术将为天下裂”的过程。

影响评述

在中国思想史上,庄子思想影响极为深远。他不仅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而被人接受并阐发,而且对中国人最初消化佛学理论起到过关键性的作用,并曾经构成了魏晋玄学的主旋律,直接影响了整个的传统文学艺术。宋代思想家叶适评价庄子道:“自周之书出,世之悦而好之者有四焉:好文者资其辞,求道者意其妙,泊俗者遣其累,奸邪者济其欲。”闻一多先生说,自魏晋以来,中国文化中永远留下了庄子的影响。

《庄子》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抉发人心世道的说理文章,文辞竟然这样优美,想象力竟然如此丰富,意象竟然这般瑰丽,先秦诸子中,实在是独一无二的。

金岳霖十分推崇庄子的文章,他写道:“也许应该把庄子看成大诗人,甚至大哲学家。他的哲学用诗意盎然的散文写出,充满赏心悦目的寓言,颂扬一种崇高的人生理想,与任何西方哲学不相上下。其异想天开烘托出豪放,一语道破却不是武断,生机勃勃而又顺理成章,使人读起来既要用感情,又要用理智。”

庄子思想是中华民族深邃而又充满内涵的思想资源,是哲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各个阶层的中国人的灵魂与生活。当人们在功业建树上遇到挫折失意的时候,总能在庄子那里寻找到解脱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