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

郑成功(1624年8月26日-1662年6月22日,处女座)。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收复台湾的壮举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激励后人为完成祖国大业统一而坚持不懈。

人物档案

姓名:郑成功

生卒年:1624年8月26日-1662年6月22日

出生地:日本平户

身份:军事家、政治家

时代背景

明朝后期,政治腐败程度日益加深。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吏贪污腐化,许多衙门缺少主管官,政事无人处理,吏治败坏到极点。朝廷内外,宦官专权,党派林立。党派间彼此倾轧,争夺权利。明朝处于崩溃的边缘。与此同时,散居在关外的女真族在经过多年的征战后,最终由建州女真统一起来。建州女真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迅速崛起,并于1616年建立“大金”政权。明王朝内忧外患同时袭来。1627年农民起义爆发;1644年明都城北京被攻破;不久,明朝的最后一道屏障山海关被攻破,明王朝灭亡;继而,南明王朝失败,手握兵权的郑芝龙投降满清。在这种情况下,郑成功毅然投笔从戎,走上反清复明的道路。

生平纪事

郑成功的原籍是福建南安,父亲郑芝龙年轻时到日本经商,娶田川氏为妻。 1624年,郑成功就出生在日本长崎平户千里滨的田川家。原名郑森,后隆武皇帝赐名“成功”。郑成功7岁时随父亲回到家乡。在离开平户时,郑成功在花房宅邸旁栽了一棵树作为纪念。这棵树长大后,成了平户的胜景之一,后人在树旁立碑刻诗纪念他。

郑成功回到福建时,郑芝龙已经成为明朝总兵,郑氏也成为福建最显赫的家族。郑成功从小聪慧敏悟,郑父一直希望儿子能以科举成名,但郑成功对此很不感兴趣。后来,郑成功离开家乡去南京求学,拜当时的名士钱谦益为师。 1644年2月,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进了北京,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3月,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满清政权统治了中国。1645年,南京沦陷后,明朝隆武皇帝在福州即位,郑成功随父亲来到了福州。郑成功深得隆武皇帝的赏识,赐姓“朱”,并任禁军提督。后其父郑芝龙投降满清,郑成功与父亲分道扬镳,愤然投笔从戎,走上抗清的漫漫长路。

此后,郑成功以鼓浪屿为大本营,号召天下共举义兵,抗清复明。闽军将士纷纷前来归附,沿海的百姓、明朝的官员也大多投靠到郑成功的麾下,郑成功成了东南抗清军民的领袖。这一年,郑成功22岁。

郑成功一直坚持以闽粤为抗清复明的基地。十年之间,他利用清军主力无暇他顾的有利时机,在闽南发展力量,巩固根据地。1650年,郑成功接受施琅等人的建议,在中秋之夜,率领精兵偷袭了郑联、郑彩,夺取了金门、厦门基地和军队的控制权。第二年,又统一了闽南的军事力量。随后,郑成功率军先后攻克了漳浦、诏安、海澄、潼州等地。反清复明的事业开始出现了新局面。同时,郑成功还推行通洋富国的方针,开展海外贸易,以此来筹集军费粮饷。他还在沿海港口和内陆各大都邑设立了秘密组织“五大商”。“五大商”表面上是商团组织,实际上是军事情报组织,负责收买清朝官员,侦察传递清军情报。因此,郑成功能迅速得知清军动向,据此制定和调整自己的战略措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郑成功十年之间,不但巩固了金门和厦门的根据地,还扩展了许多外围据点。但是,可靠的根据地还是没有超出金门、厦门两岛。这时,清军开始对东南沿海和西南藩镇两大战场实施各个击破的策略。郑成功认识到,要想早日实现反清复明的愿望,就必须和其他的反清队伍联合作战。为此,郑成功从1655年开始,先后组织了5次北伐。前4次北伐都因为各种原因而受阻,给郑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郑成功北伐的决心并没有动摇。1659年5月,郑成功率领水陆兵士十七万,大小船只两千余艘,第 5次大举北伐。但不久即告失败。

北伐失败,郑成功的军队遭受重创。郑成功认识到,清朝统一已成定局,金、厦弹丸之地根本无力和大陆抗衡。他果断决定实行战略转移,收复被荷兰占领的台湾,作为根据地,再图复明大业。 1661年,郑成功让儿子郑经留守金门、厦门二岛,自己亲自率兵去攻打台湾。3月23日,郑成功率领二万五千多名将士向台湾进发。4月1日黎明,郑成功大军到达台南的鹿耳门。郑成功避开荷兰人严密防守的热兰遮城、赤嵌城等地,绕到了鹿耳门后进攻台湾。郑军在大雾的掩护下,顺着潮水顺利抵达港口,攻入台湾岛。入岛之后,郑成功分兵扼守鹿耳门等地,阻击海上的荷兰援军,主力大军迅速向赤嵌城、热兰遮城进发。经过8个月的激战,郑成功收复了被荷兰占领38年之久的台湾岛。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在台湾设置行政机构,将台湾、澎湖和金门、厦门等大陆地区连成一气,将台湾岛改名为东都,把它当作大明江山的一部分。入岛后,郑成功大力开发台湾。他根据台湾地广人稀的特点,组织军队,招募农民,屯田耕耘。当地高山族人的生产技术很落后,郑成功就为他们配备了耕牛和农具,让汉族人传授他们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他还大力发展海上贸易,用台湾的特产换取铜铁等必需品。这些措施大大推进了台湾的经济发展,短短几年时间,台湾就出现了富裕繁荣的新局面。

但是,台湾光复不久,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和全家14口被清廷残杀。随后,明王室的最后一位君主永历皇帝被吴三桂杀害,抗清复明的大业成了一句空谈。郑成功经受不起家国两重残酷的打击,一病不起。1662年5月8日,郑成功满怀悲愤,抱恨而死。

生活剪影

郑成功是令人敬仰的民族英雄,其一生致力于反清复明,无论在战场上,还是生活中,他都始终不渝地坚持着这一信念。事实上,郑成功早年是个标准的儒生,直到郑父降清后,郑成功才愤然投笔从戎。

国姓爷的来历

1645年,明隆武皇帝召见了郑氏父子。隆武皇帝很赏识郑成功,君臣谈得十分投机。隆武皇帝问郑成功如何看待当时的形势。郑成功镇静而坦率地回答说:“崇祯在位的时候,连年灾害,官吏压迫百姓,百姓无法生活。结果,李自成揭竿而起。依我看,朝政之败,主要在贪官污吏;再者,吴三桂投降满清,引狼入室,也是明朝失败的原因。但是,民心还未完全破灭,满清只有十几万人。陛下只要高举复明大旗,积极调动起民心来,联合各地义军,重兵占据福建第一门户仙霞关,同时派大臣到各地宣抚,筹划粮饷。然后,伺机派精兵出关,就一定可以收复失地。”

隆武皇帝听了这一番议论,认为这个年轻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退朝后,隆武就赐他国姓“朱”,并改名为“成功”,任命禁军提督。从此以后,人们说起郑成功,就称他为 “国姓爷”。

投笔从戎

1646年,清军攻克钱塘防线,大兵压境,直逼隆武政权。而南明朝廷独揽兵权的郑芝龙却按兵不动,百姓大臣们到处传言郑芝龙心存异念。郑成功听后又惊又气,一时坐卧不安,夜不能寐,恨不能马上毛遂自荐,请缨报国。

郑成功想起了自己在南京国子监读书时,老师钱谦益曾语重心长地教导他要忠君报国。可是,当清军的铁蹄践踏上大明的疆土、攻陷南京后,自己却要跪倒在清兵膝下,成为满清朝廷的御用文人。

郑成功越想越气愤。他随手从案上拾起一本《颜氏家训》,胡乱地翻了几页,就又猛地摔在书案上,连连叹道: “国家已经残破不全,读这些斯斯文文的东西还有什么用”他觉得,在山河破碎的今天,这些儒家经典于救国救民没有一点用处。他又随手翻出一本《杜工部全集》,一下子被两句诗吸引住了: “少小非为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他猛然明白了什么,一个念头占据了他的脑海:投笔从戎。

郑成功脱下了身上的儒装,换上一身戎装,还让仆人找出了自己以前读书时穿着的青衣和儒巾,用包袱包了起来。他来到了城外一座已经荒废了的文庙,用力推开了大门,走了进去。抬头望着悬挂在迎面墙上的一块大匾,“至圣先师”四个大字映入眼帘。他接连拜了几拜,说道:“圣祖先师在上,弟子郑成功今天向您辞别,都是因为江山破碎,大明危在旦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弟子今天抛却儒服,投笔从戎,有所不恭了。”然后,他打开包袱,拿出儒服、儒巾,放入火中。儒服、儒巾化为灰烬。天一亮,郑成功一身戎装,带着二十几个亲兵,走上反清复明的道路。

军事成就

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枕戈泣血17年,大半生在战斗中度过,历经大小战斗七十多次,用兵打仗是他的主要活动。他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又有过人的胆识和谋略,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克敌制胜的战法。

在作战方针上,其主动进攻的斗争精神始终占主导地位。不管是在战略上,还是在战术上,都能鲜明地体现出这一点。即使是在防御战中,也往往能够化被动为主动。从1646年起,他就主动进攻,先后发起攻打海澄、泉州、潮阳、漳州、潮州等多次战役,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郑成功作战大多是采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法。清郑两军,在总兵力上清多郑少,相差悬殊。郑成功对清军作战,在战役上往往是集中优势兵力于一点,以多胜少。初期在闽南地区作战时,就是寻找清军兵力防守薄弱的城镇,然后集中优势兵力,一个县、一个镇的攻打,各个歼灭,不断取胜。

此外,围困待降是郑成功又一常用战法,也是其用兵的一大特点。在一些重大战役上,郑军对重镇一般不攻坚,多用先围困,断其供应,待敌疲惫后再进攻,迫其投降的策略。如1661年4月,郑成功在鹿耳港登陆后,迅速包围普罗文查城,断其水源,仅围困4天,荷军就投降了。

郑成功还善于利用天时、地利进行战略部署。如利用地形、地物、风浪、潮汐等自然条件战胜敌人;利用贸易网络探取军事情报,做到知己知彼。总之,郑成功用兵方法甚多。这些用兵方法是中国古代兵法的一份宝贵遗产,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

智取赤嵌城

1661年4月,郑成功率二万五千名将士顺利登上澎湖岛。而要赶走殖民军,必须先攻下赤嵌城。郑成功亲自寻访熟悉地势的当地老人,了解到攻打赤嵌城只有两条航道可进:一条是攻南航道,这条道港阔水深,船只可以畅通无阻,较易登陆。但荷兰军在此设有重兵,工事坚固,炮台密集;另一条是攻北航道,直通鹿耳门。这条航道海水很浅,礁石密布,航通狭窄。殖民军还故意凿沉一些船只,阻塞航道。他们认为这里无法登陆,所以只派少量兵力把守。郑成功又进一步了解到,这条航道虽浅,但海水涨潮时,仍可以通过大船。于是决定避开荷兰人炮火控制下的“大港”,趁涨潮时先攻下鹿耳门,然后绕道从背后攻打赤嵌城。

郑成功计划己定。他首先派出部分战舰故意制造浩大声势,装作从南航道进攻的样子。荷兰殖民军急忙调集大批军队防守航道。这一下,郑成功非常成功地把殖民军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了南航道。同时,在一个月夜星稀之夜,郑成功率领主力战舰,人不知鬼不觉,乘海水涨潮之机迅速登上鹿耳门,进入台湾岛。随后,郑成功率军占领赤嵌城的粮库,包围了只有两百名荷兰兵守卫的普罗文查城,切断水源,断其粮食供应。仅围困四天,荷军就投降了。然后,郑军又迅速围困赤嵌城,荷兰人虽派兵增援,但回天无术。这年年底,荷兰人就全部投降。台湾从此回到祖国的怀抱。

影响评述

郑成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敢于斗争,与强大的清廷抗争十几年;他不畏强暴,把“海上霸王”荷兰殖民者逐出台湾。其丰富多变的作战方法或攻或守,或困或扰,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军事财富。而郑成功所主张、坚持的“民为邦本”、”自古做大事,以得民为本“,”兵民是胜利之本“等观点具有很强的超前性,对近代战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在台湾回归祖国这一问题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622年,荷兰侵略者占领台湾,圈占土地,镇压台湾人民。为巩固其统治,还残酷地屠杀台湾人民。郑成功一举收复台湾,在捍卫中国领土完整的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入岛后,郑成功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发台湾:山民下山,改进高山人民的生产技术,发展台湾农业,利用地理优势发展海上贸易等,促进了汉族与高山族的交流往来,推动了台湾经济生产的发展,为台湾的进步做出了伟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