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天秤座)。明朝杰出的政治领袖。他以布衣之身起家,推翻了元朝的统治,统一了全国,结束了元末二十多年的战乱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封建王朝—明朝。

人物档案

姓名:朱元璋

生卒年: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

出生地: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

身份:明朝开国皇帝

时代背景

蒙古人建立元朝后,广大汉族百姓不仅要受到严酷的阶级剥削,还要承受因实行种族歧视而带来的民族压迫。朱元璋就出生在元末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年代里。当时,元政府的赋税徭役极其繁重,蒙、汉及其他各族的贵族官僚、大地主和寺院又疯狂地兼并土地,追加地租,奴役佃户及其子女,甚至将佃户随田转卖。加之朝政腐败,官吏贪污和连年不断的风、雪、水、旱之灾,广大汉族民众纷纷破产,流民遍布各地,就连蒙古族的劳动者也日益贫困,纷纷沦为奴婢。人民处在这样深重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之下,苦于生计,艰于呼吸,最终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朱元璋也成为千百万反抗者之一。

生平纪事

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太平乡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他自小为地主放牛,终年辛苦劳作,过的却是饥寒交迫的生活。

1344年,朱元璋17岁的时候,淮河流域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连年大旱,蝗灾铺天盖地,加上随后而来的瘟疫,使得淮西一带行人绝迹,鸡犬无声。朱元璋的父母、兄嫂、姐侄等十几口人相继在灾害中去世,子孙满堂的朱家一下子只剩了朱元璋和大嫂王氏、侄儿文正三人。为了生活下去,朱元璋只得到皇觉寺当小行童,给寺主干粗杂活。入寺刚满五十天,庙里缺食,他只得带上木鱼瓦钵四处云游化缘。朱元璋就这样一路化缘,流浪在河南、安徽一带,足迹遍及固始、信阳、汝州、亳州、颍阳等地。整整三年的云游生活,使朱元璋走遍了河西、淮南的名山大川,熟悉了各地的风土人情,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 1348年,朱元璋回到皇觉寺,但是寺里的和尚早已四散逃生去了。朱元璋无处可去,便留在寺里做了主持。在这段时间里,他勤奋读书,广交朋友,为摆脱目前的处境,争取更好的前程做准备。

1351年,黄河多次决口,人民流离失所。元顺帝征发十五万民工来修复黄河故道。民工们不堪暴虐,在刘福通和韩山童的领导下揭竿而起,发动了红巾起义。各地民众纷纷起义响应,彭莹玉、徐寿辉在湖北起义,方国珍、张士诚在浙东、苏南反元。一时间,反元的烽火燃遍大江南北。

1352年春天,钟离和定远的几万农民也拿起武器,起兵反元。郭子兴率领起义军攻占了濠州城,派来镇压的元将不敢进攻义军,就四处捉拿百姓,冒充义军俘虏,向朝廷邀功请赏。百姓人人自危,四散逃命,很多人索性投靠了起义军。当时,濠州城内有5个红巾军首领,其中郭子兴威望最高,也最有才干。于是,朱元璋决定去投奔郭子兴。

朱元璋入伍以后,勇猛善战,待人接物谦恭有礼,加上他在皇觉寺时又读过一些书,能够看懂公文,这使得他在农民军中尤为出众。元帅府上上下下都对他赞誉有加,郭子兴也很快把他当作了心腹之人。郭子兴有个养女马氏,是他的生死至交马公的遗孤。郭子兴非常疼爱养女,他看朱元璋品格不凡,就把养女嫁给了他。这样一来,朱元璋成了元帅的女婿,一下子身价百倍,士兵们都对他另眼相看,称他朱公子。后来,郭子兴又提升他为镇抚总管。

1353年,朱元璋攻克和州(今安徽和县),又被任命为总兵官。不久,郭子兴病死,韩山童的儿子小明王韩林儿任命他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6月,朱元璋带兵强渡长江,挥师东向,于次年2月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改名为应天。当时,北有刘福通,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徐寿辉这三支起义军吸引和牵制了元军的主力。南面的元军由于南北交通线已被起义军所截断,处于孤立无援的困境。朱元璋根据这一形势,果断地采取固守东西两线,出击东南的战略,集中兵力进攻皖南和浙东诸地分散的元军据点。1357年,朱元璋占领徽州之后,亲自到石门山拜访宿儒朱升。随后,他采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计策,积极营建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积粮练兵,扩充实力,为逐鹿中原做准备。

1360年,陈友谅杀死徐寿辉,自立为帝,建国号汉,连同张士诚一起进攻应天。昔日反元的盟友,如今已经成了争夺地盘的劲敌。逐鹿中原,决战天下的时机终于来了。

1363年7月,朱元璋实行战略转移,改取固守东南,向东北和西线出击的战略,集中兵力,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

1364年,朱元璋再次亲征武昌,控制了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同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设置百官。但是他仍使用小明王的龙凤年号,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

1365年,朱元璋挥师东进,开始进攻张士诚,很快把张士诚的势力赶出了江北。1366年,朱元璋发布檄文,声讨张士诚,列举了其八条大罪。就在这一年,朱元璋派人去滁州迎接小明王,在瓜洲渡江时,故意将船弄沉,害死了小明王。8月,朱元璋再次进攻张士诚。11月,进攻张士诚的最后一战平江(今江苏苏州)战役打响了。1367年9月,朱元璋大军攻陷平江。张士诚率兵进行巷战,负隅顽抗。失败后,逃回王府,企图自尽,结果被部下所救,后来被朱元璋的队伍俘虏,押往应天。此后,朱元璋又先后消灭了盘踞浙东的方国珍,福建的陈友定,攻克两广,统一了中国南部除四川、云南以外的地区。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定国号为大明,年号洪武,立马氏为皇后,世子朱标为太子。朱元璋是为明太祖。

登上皇位以后,朱元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来巩固政权,树立皇帝的权威。1380年,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等官,把一切大权收到自己的手中。为了大权独揽和巩固统治,他残杀了大量的开国功臣,又利用1382年和1385年的空印案和郭桓案对朝廷和地方的奸贪舞弊进行无情的打击,株连被杀的有七八万人。1384年至1396年,他又实行文字狱,杀害了很多文人,包括著名的诗人高启,也因诗文获罪,送掉性命。

1398年5月,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葬于南京城外钟山孝陵。

生活剪影

朱元璋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一生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终于从一个小小的牧童成长为英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本人一无权势,二无文化。但是,他却紧紧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把曾经抛弃他的社会踩在脚下。他不仅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他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传奇故事。

敢作敢当

朱元璋从小就很聪明伶俐,有胆识,有主见,很快就成了一群穷孩子的小领袖,后来成为大明开国功臣的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人都是朱元璋放牛时的小伙伴。穷困的家境使这些孩子经常忍饥挨饿。有一天,一群孩子在山中放牛,还不到收工的时候大家就都饿了,可是又都不敢回去。聪明大胆的朱元璋出了个主意:杀牛吃。一群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立刻杀牛剥皮,捡柴生火,在荒郊野外烤起牛肉来。很快,牛肉就烤好了,饿慌了的孩子们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一般把一头小牛吃了个精光。吃完牛肉,已经是太阳下山的时候了,孩子们看着一地的牛皮牛骨,开始发愁,回去怎么向东家交待呢?又是朱元璋出的点子,他让大家一起清理了现场,只把牛尾巴留下来,插到地缝里。他回去告诉东家,说是小牛不知怎么就陷进了地缝里,出不来了。这天真的谎话当然骗不了人。结果,朱元璋挨了一顿毒打,丢了饭碗,还使父亲背上了赔偿一头牛的债务。但是朱元璋因为自己的敢作敢为赢得了伙伴们的尊敬。

灯谜之祸

朱元璋经常微服私访,对臣下进行侦察。有一年元宵节,朱元璋又微服出巡,看见一个灯谜上画了一个女人坐在马车上,怀抱一个大西瓜。那马的蹄子画得特别大。朱元璋看见后,大怒。回宫后,立即命人侦察,把做灯谜的人抓来杀了。当时,执刑的人莫名其妙,不明白朱元璋为什么要杀一个做灯谜的,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朱元璋的皇后马氏是淮西人,而且天生一双大脚。朱元璋以为那个灯谜是在讽刺马皇后,所以就杀了做灯谜的。一个无心而做的灯谜,竟然就送掉了一条人命。

监视臣民保皇权

做了皇帝以后,朱元璋设立了很多特务组织,如巡检司和锦衣卫,来监视臣民的活动。朱元璋在位的三十多年间,特务多如牛毛,大臣的一言一行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有一次,大学士宋濂在家里宴请宾客。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朱元璋问他:“你昨天喝酒没有?都请了什么客人?吃了什么菜?”宋濂据实禀报,朱元璋很高兴,说:“很好,你没骗我。”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一次在家里生闷气,去监视他的特务竟然偷偷把他生气的样子画了下来,报告给朱元璋。第二天朱元璋就问他:“昨天你在家生什么闷气啊?”宋讷很吃惊,问皇上怎么知道的?朱元璋就把画像给他看,宋讷看了画像,吓出一身冷汗,连忙磕头请罪。著名的儒者钱宰被征召去编写《孟子节文》,觉得很辛苦。有一天散朝回家后,就写了一首诗:“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朱元璋在文华堂召见群儒,就对钱宰说:“你昨天的诗写得不错啊不过我什么时候嫌你晚了呢?你为什么不用‘忧’字,自己担心迟到呢?”钱宰听后非常惶恐,赶紧向朱元璋请罪。

在朱元璋的严密监视下,朝廷内外人人自危。

政治韬略

由于元末统治者的暴政,加上连年的战乱,社会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致使明初人口减少,田地荒芜,农业十分萧条。朱元璋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了许多安定民情,有利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措施。他首先下令农民归田,解放奴婢;移民屯田,奖励开垦;大力兴修水利,推广棉花、桑枣果木等经济农作物的栽种。同时,下令保护商业,取消书籍等的征税,繁荣市场,推进民间手工业的生产。明初的二十多年中,人口和土地都有了成倍的增长。

明朝建立之后,为了加强皇权,朱元璋改革了地方和中央政权机构。他取消了总管一方民政(包括财政)、军事和司法大权的行中书省,分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别负责地方的民政、司法和军事,直属皇帝领导。废掉中书省和宰相,分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而六部由皇帝直接统领。这样,朱元璋建立了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他还将中央最高军事机构大都督府分为前、后、左、中、右五军教督府,各自统辖部分军队,并规定都督府只负责军籍的管理和军队的训练,军队的调遣和将帅的任免则由兵部掌握,而指挥大权则归皇帝控制。此外,朱元璋还分封诸子为王,授予很大的军事权力,使他们能起到镇抚地方、夹辅王室的作用。

在改革国家机构的同时,朱元璋还严厉整顿吏治,惩治豪强。朱元璋命大臣制定法典,颁布《大明律》,对各级官吏的职权、任务以及应当遵守的事项都做出详细的规定,对官吏的违法乱纪、贪污受贿行为也制定出具体的惩处办法。为保证这些法律章程的施行,明政府还建立一套严格的官员监察制度,官吏一旦违法犯禁,立刻加以惩处。对官吏的贪污,明律处罚特别严重。整个洪武年间,对违法犯纪、贪污受贿的官吏除去平时的零星打击,还进行了几次大规模清理,先后杀了十几万人。朱元璋还3次下令编辑刊刻《大诰》,汇集一万多件案例,要求每户1册。朱元璋对法律的执行非常严厉,这在古代的帝王中是很少见。

朱元璋还积极兴办学校,实行科举,推行荐举制度,并根据“惟才是举”的原则对人才善加任用,替换被撤职的官员,使官僚队伍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在重视教育的同时,他又规定八股取士的原则,钳制了读书人的思想。他还定下了皇明祖训,并且不许后世更改,束缚了以后的政治革新。

影响评述

朱元璋由一贫如洗的小牧童成长为农民起义的领袖,再一跃而为富有天下的大明开国之君,这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他以杰出的才能与坚强的意志顺应潮流,开拓进取的结果。他推翻元朝,统一全国,安定社会,发展生产,奠定了明初盛世的基础,而他创制的典章制度又为其子孙奠定了二百七十多年长治久安的统治根基,其中大部分制度为后来的清朝所继承,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清初几个皇帝对朱元璋都倍加赞扬,顺治帝甚至说:“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

朱元璋一生有许多功绩,也有不少过错。不过,纵观他的一生,功还是大于过,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历代帝王中,他不失为一位非凡卓越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