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水瓶座)。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是杰出的女政治家。在她统治的近半个世纪里,海内富庶,版图扩大,唐朝的统一和强盛得到了切实地巩固。

人物档案

姓名:武曌

生卒年:公元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

出生地: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部)

身份:唐高宗皇后、武周皇帝

时代背景

唐初的“贞观之治”恢复了由于隋末的苛政及战乱带来的损失,安定了民心,发展了生产,为太宗以后的统治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唐太宗逝世后,太子李治即位,是为高宗。由于唐高宗体弱多病,就让皇后武则天协助处理政务,决定百官奏事。这给了武则天一个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机会。她利用权力翦除了反对立自己为后的长孙无忌集团。长孙无忌集团的垮台,标志着自隋朝以来,关陇士族把持中央政权局面彻底终结,同时也标志着自魏晋以来,长达数百年的门阀政治彻底终结。大批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进入统治集团,而出身庶族的武则天就是他们的总代表。此后,在寒门官僚的拥护下,武则天在政治舞台上活跃了近半个世纪。

生平纪事

武则天,名(即照),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父亲原是个大木材商人,后随李渊起兵反隋,因为军功,被封为太原郡公、工部尚书,从而跻身于唐朝14名开国功臣之一。而她的母亲则是隋朝宗室的后裔,属于关中军事贵族集团。武则天从小才貌出众,机智明敏,在京城一带颇有名气。 637年,武则天被唐太宗召入宫中,封为才人。这时,武则天刚刚14岁。唐太宗见武则天妩媚动人,就为她赐号武媚,人称媚娘。媚娘不仅妩媚动人,也有着常人罕有的胆识和勇气。驯马一事就很能说明这一点。唐太宗虽然很赏识武则天的好强刚烈,却并未因此而增加对她的宠爱。武则天入宫12年,一直是才人,很不得意。且才人是皇帝的妻子之一,在皇后、四妃、九嫔之下,地位较低;又由于出身没有宫中其他妃嫔那样高贵,所以武则天经常被人取笑、欺辱。严酷的生活养成了武则天刚烈的性格。

649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按照唐制,后宫妃嫔多半要被送进庵堂,削发为尼。武则天也不例外,被迫入感业寺为尼,时年26岁。同年,太子李治即位,称为高宗。一年之后,太宗忌日,唐高宗到感业寺进香,看到了形容憔悴的武则天。高宗忆起前情,让武则天蓄发还俗,将她接进宫中,晋升为昭仪。昭仪位于九嫔之首,地位仅次于皇后和四妃。这时,武则天已经28岁了。

655年,唐高宗废皇后王氏,立武则天为皇后。从此,她开始用谋略夺取李唐王朝的政权。由于当时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大臣不依附于武则天,并多次向唐高宗上书要求废掉她,所以武则天登上皇后之位、掌握实权以后,对这一派的官员逐一进行罢免和驱逐,甚至逼迫长孙无忌自杀。659年,由于高宗李治体弱多病,就让武则天帮助他处理政务,决定百官的奏事。武则天的政治权力迅速膨胀,朝政逐步完全由她掌控,几乎取代皇帝。664年,唐高宗对武则天权力的日益加强感到十分不快,就与上官仪等大臣密谋要废掉她。但武则天迅速采取了对策,将上官仪投入狱中,后将其处死。自此,每逢高宗上朝,武则天就在后面垂帘听政,出现了“天下大权悉归中宫,天子拱手而已”的局面,朝廷内外都并称皇帝、皇后为“二圣”。

可是,正当武则天因为独掌政权而欢欣鼓舞之时,高宗却因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为确保李氏皇族统治,想传位给太子,自己退当太上皇。武则天担心自己以后再没有机会独掌大政,于是,她又与自己的丈夫、儿子展开了一场权力之争。656年,武则天怂恿高宗废掉了太子李忠,立自己的长子李弘为太子。 675年,武则天又狠心地用毒酒将自己的儿子李弘杀死在洛州合璧宫。之后,高宗又立次子李贤为太子。680年,为了确保已到手的皇权,武则天又将李贤废为庶人,立第三子李显为太子。683年,唐高宗病逝,太子即位,是为中宗,武则天以皇太后的名义继续临朝听政。可是仅仅几个月后,武则天就找了个借口,将李显废为庐陵王,幽禁起来,改立四子李旦为帝,但不准他参与朝政。

684年,武则天改东都洛阳为神都,把唐朝文武百官的名称都改了。690年,法明和尚等人伪造佛经,说武则天是弥勒佛降临到人间,应当做天子。接着,唐睿宗等六万余人上表请改国号。同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称号为圣神皇帝。

武则天登基之后,大量任用武氏家族的人,甚至想立自己的侄子武承嗣为皇嗣,以确保武周政权的长久。可是,狄仁杰等大臣坚决反对,他们提醒武则天说:“陛下想想,儿子与侄子哪个更亲呢?陛下如果立儿子为嗣,百年之后,可以永享儿孙的香火供奉;可是如果立侄子,则从未听说过侄子为姑母立庙奉祀的。”于是,武则天决定不再考虑立武氏为皇嗣。698年,武则天将庐陵王李显接回京城洛阳,太子李旦知趣地请求退位,李显重新被立为太子。

公元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等趁武则天病重之际,发动政变,以武则天的名义发布诏书,命皇太子监国。4天后,唐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李唐政权。风烛残年的武则天被迫离开皇宫,迁居到洛阳西南的上阳宫。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政治斗争中,常胜不败的女皇武则天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失败的悲剧命运。11月,武则天寂寞地病逝在上阳宫。临终遗命,撤去帝号,改称皇后,归葬高宗的乾陵。

生活剪影

武则天依靠自己非凡的胆识与智谋,终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但在当时以男子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她的举动注定引来封建卫道士们无数犀利地攻击。她坚毅果敢,善于将事物掌控在自己手中,在这个黄袍加身的千古奇女子身上引发出许多传奇故事。

请命驯马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爱马若狂。一次,西域进贡了一匹名叫“狮子骢”的宝马,能够日行千里,但性情暴烈,很难驯服,就连过了半生军旅生涯,且骑术精湛的唐太宗也被掀翻在地。唐太宗无可奈何地望着宝马不住叹息。这时,武则天上前请命说:“只要给我三样东西,我就能降服这匹马。一支皮鞭、一柄铁锤,一把锋利的刀子。我先用皮鞭打得它皮开肉绽,还不听话,就用铁锤敲它脑袋,让它痛彻心肺。如果还不能制服它的暴烈性情,就干脆用刀子割断它的喉咙。”唐太宗还没有见过如此刚烈强悍、敢做敢为的女人,大为赞叹。但她心肠又是如此坚冷,甚至可以说狠毒,使唐太宗又不由得对这个年纪轻轻的女人起了戒心。

武则天杀女陷害王皇后

武则天再次被招入宫后,高宗对她非常宠爱,封为昭仪。虽然昭仪在宫中的地位已经很高了,但是好强的武则天不甘心屈居人下,她一心想取代王皇后。武则天先利用王皇后和高宗宠爱的萧淑妃争宠,联合王皇后攻击萧淑妃,使她被废为庶人。随后,武则天又把目标对准了王皇后。654年,武则天生下一位公主,不能生育的王皇后对小公主非常喜爱,时常到武则天的寝宫看望、逗弄她。一天,王皇后又来看望小公主。过了一会儿,听说皇帝要来,就起身走了。武则天趁机残忍地掐死了亲生女儿,然后又盖好被子,静候皇帝到来。高宗来了之后,想看看女儿,可是掀开被子一看,却发现小公主早已经死了。武则天失声痛哭,高宗也大惊失色,急忙追问怎么回事。侍女们回答说刚才王皇后来过,高宗大怒,毫不犹豫地断言:“是皇后杀了我的女儿。”武则天又趁机哭诉,污蔑王皇后。高宗对王皇后本来就不甚宠爱,这时更是痛恨至极,于是废掉了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后。

武则天封嵩山

中国的历代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等多达72个帝王,登山封禅的都是泰山。唯独武周女皇武则天独树一帜,登山封禅不封泰山,而封嵩山。

武则天曾先后10次登嵩山。685年,武则天登嵩山,改嵩山为神岳,封其为天中王,配有天灵妃。695年,她在嵩山峻极峰建筑登封坛。次年,又登嵩山峻极峰,加封中岳,改天中王为天中皇帝,天灵妃为天中皇后,并在峻极峰的东南边立碑一座,碑文的内容是武则天的自我歌功颂德,名曰:“大周升中述志碑”。又在县城以西万羊岗建筑祭坛,封中岳后在这里接受群臣的朝贺。一番庆典之后又到阳城游乐揽胜。为了纪念封中岳这一盛大典礼,武则天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当年年号改为“万岁登封元年”,后又改为 “万岁通天元年”。到了700年,武则天再次携群臣在嵩山峻极峰投金简一通,内容为:“上言大周国主武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罪名。”之后,又携文武百官到石淙河欢宴。

政治韬略

武则天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贞观之治后开始执政。在她执掌政权的近半个世纪,政绩斐然,社会继续发展,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武则天取得政权以后,采取了许多措施来维护和巩固自己的地位。首先,她善用刑赏大权,使各种不同类型的人为自己效力。她使用酷吏铲除异己,先后杀唐宗室皇亲国戚数百人、大臣数百家、小官吏不计其数。她大兴告密之风,令朝中大臣人人自危,谨言慎行。后来到群情过度紧张的时候,她又杀酷吏来收买人心。同时,她又能大力选拔人才,发展了隋朝以来的科举制。她创立了自举制度,规定九品以上的官员,甚至百姓都可以举荐自己做官或升官。武则天还首创殿试制度,她亲自考试贡生,表示皇帝亲自录取,又编设员外官,让大批权贵的亲戚做官,同正官一样享受俸禄。设立武举,招收有武艺的人做官。

武则天还以知人善任著称。她虽然培植了一批亲信,如酷吏、武姓亲族、男宠等,但却只把他们当作控制朝政的工具,决不轻易赋予重权。她明察善断,能够在大量人才选拔和淘汰中,发现治国能臣,她所选拔的宰相狄仁杰、姚崇、张柬之,将帅郭元振、娄师德等都是一时俊杰,为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她的统治时期,朝廷上下人才济济,庶族知识分子逐步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地位。

在经济方面,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继承了贞观时期的基本国策,实行 “无为而治”的经济政策。在她的施政纲领《建言十二事》中把“劝农桑、薄赋徭”列为第一条,由高宗诏令全国施行。在掌握政权之后,武则天也一直把发展生产放在首位。她把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作为考核地方官员政绩、决定其升降的重要标准。她还组织编写了农书《兆人本业》,颁发全国,指导生产。武则天还大力兴修水利,灌溉了大片的农田,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武则天十分注意经营边疆地区。她采取积极防御的军事措施,抵制了突厥、吐蕃、契丹等族的骚扰和掠夺。尤其在692年,武则天派大将王孝杰率军收回了失去近二十年之久的安西四镇,设置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北路。这对于保卫边防,继续开通中外交通孔道,密切各族人民的往来都起着积极作用。在她统治时期,唐朝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一直比较和谐,边境人民也能够安居乐业。

影响评述

武则天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占了唐朝历史的六分之一。这段时间,虽然朝廷内部争权夺利,但是乱上却未乱下,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速度也较快,人口迅速增长,边疆比较稳定,国家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应当说,没有武则天这一段时期的统治,就不会有“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正是她架起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之间的桥梁。此外,武则天对门阀势力的打击,对寒门庶族地主的扶持,大大改变了中国政治势力的对比,对后世的政局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武则天临终之时,嘱咐儿子李显为她树碑但不立传,于是武则天的陵墓前出现了一块无字碑,这也是空前绝后的一件奇事。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她的千秋功过只能留待后人评说。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至今仍被人们尊敬,在今天四川广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泽寺,还保存有五代时雕刻的武则天石像。

历史学家吴晗在评价武则天的政治才干和历史功绩时说:“在唐代的历史上,唐太宗打下基础,接着是武则天时代,以后就是开元全盛时代。武则天当权前后的五十年间,生产发展了,土地开发了,人口增加了,疆土开拓了,文化提高了,和许多国家也有了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而且还应该注意这样一件事实,即开元时代的政治家都是武则天时代培养的。”作为一个封建君主,武则天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她不乏政绩,在中国历史上,仍算得上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