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常见的帽子有哪些民间和官员的帽子有何讲究

帽子在古代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服饰,无论是民间还是朝廷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帽子,每个朝代的款式也都不同。冕、冠、弁、巾等,都是古代帽子的种类之一,那这些帽子究竟有何区别呢?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古代不同时期流行的帽子都有哪些特点和讲究。现代人戴帽子或许更多是为了时尚还有潮流,其实这放在古代也能成立,除了生活上的需求,这种爱美的心理无论何时的人都会有。

今天,来说一说帽子。

就当今来说,帽子可以说是人人必备了,不管是遮阳挡风,或者是着装搭配,帽子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直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更是一度成为一种时尚潮流。

巍巍中华,自古便是“衣冠上国”,所谓衣冠不分家,帽子对于古人来说,除了遮风防尘之外,更多的则代表着地位、阶级和官级,现当今的帽子,不管什么款式,人人皆可戴,而在古代,冕、冠、弁、巾等各种“帽子”可并非人人都能戴。

上古时期:最早的“帽子”

中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帽饰样式,常散见于一些陶器绘画遗存中。在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出土的人面纹彩陶盆上的图案,头顶绘有鱼尾形尖帽,可提供当时着帽人物的具体形象。

在《后汉书·舆服志》中有对上古时期衣帽的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描述了原始人把兽皮盖在头上以保护头部,这大概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帽子”。

而“帽子”自产生之时,除了防寒保暖的作用外,就产生了极为重要的装饰作用,我们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那些原始人将羽毛插在自己的“皮帽”上,从而使其变得更为美观。

之后,随着华夏始祖黄帝建立文明开始,服饰也逐渐被发明,中国传统古籍的观点一般认为,华夏衣裳为距今约五千年的黄帝所制或黄帝时期所制,而基于麻和丝布而制作的“帽子”也最早出现在那个时期,汉代《世本》记载:黄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

三代时期:“冠冕制度”,帽子上的“礼仪”

夏、商、周三代时期,是奴隶制社会从兴起、发展并走向鼎盛的相对完整阶段,区分等级的上衣下裳形制、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都是在这一时期逐步确立起来的。夏、商时期的穿戴饰物开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用冠、冕来表现礼仪之制,到周朝日趋详尽完善。

在《论语》中有载:“禹吾无间矣,恶衣服而致美冕。”可见夏禹平常不重视衣着,而对祭祀天地、祖先和关于社稷大事的服装却设计华美而考究。

商朝是奴隶制社会巩固和发展的阶段,社会生产力和文化有了极大的发展,服装纺织都有较大发展,而“首当其冲”的“帽子”更是有了更多的样式,以冕、弁、冠、巾(或称帻)为主。

在《释名》提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可见只有士以上的人才可以戴帽子,其他平民百姓都没有戴帽子的权利。

其中,冕是帝王、诸侯的礼仪用帽,前低后高,前有丝绳垂面,即为旒,周代天子冕上有十二旒,按诸侯等级旒的数目会递减。在《绍兴中兴上复古诗》中有记载:帝御六龙,冕十二旒。

而弁,地位次于冕的“帽子”,通常配礼服穿戴,文有爵弁,武有皮弁。在郑注的《士冠礼》中说“爵弁者,冕之次,其色赤而微黑,如爵头。”后来的“乌纱帽”也是由弁演变而成,直延用至明代。

而冠,相对弁来说,更为寻常,古时说“二十加冠”,可见冠也是普通士大夫和官僚家庭可以佩戴的“帽子”,起初,发冠只是用以包裹发髻,人们戴发冠只是为了生活方便,同时也有一定的美观装饰作用,至于发冠的样式则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定,而到了商朝,冠服开始有了一定的讲究,有小冠、頍冠等区分。

而那时的庶民以及身份较低微的人,则不能戴冠,只能束巾,偶有士大夫也戴巾以表气节,巾更像是如今的帽子,帽子是由巾演变而来的,据南朝梁陈之间的顾野王所撰《玉篇》载:“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后人着之于头。”女性用的称之为“巾帼”,男性用的称为“帕头”,到了后周时期,出现了一种男女均可用的“幞头”。到两汉时期,束巾成为流行。

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一批雕刻玉石人像可以看到当时几种不同的帽饰样式:

春秋战国时期:“帽子”的实用性突出

战国时期,随着周朝历代天子们威信的下降,为早日强盛的诸侯 相继“变法”,除“奖励耕织,发展桑麻”,还大力发展尖甲利兵以维护政权,“服饰制度”大部分沿袭了前朝。

这个时期,“帽子”最大的变化发生在军武方面,为更有效地抵御敌方武器的杀伤,人类首先学会的是“孚甲自御”,从而形成了早期葛藤编制成的背心式甲胄及藤帽,以及青铜制成的盔帽。

据载,其形制的沿革最初是在弁形上加以箕式形制的,后又加暖额,只是春秋之际已无实物可考。

秦汉时期:“冠”蜕变成“帽”,样式多样

秦汉时期,对于“帽子”的佩戴,仍遵循古代帝王臣僚参加重大祭祀典礼时戴冕冠之规章不改。

秦人尊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的古训。对发须极为珍惜,爱护备至,对“帽子”的佩戴也极为重视,秦汉时代就有帽,由冠蜕变而成,依记载:将冠的骊裁掉成帽,为官吏在宴居时戴用,庶人与无爵位者也常戴用。

帽子的种类也变的更多,秦兵马俑中除了各色各样的军士之外,其多种多样的“帽子”也让人叹为观止。

而在两汉时期,除了保留冠冕制度之外,其冠的种类也变得更多,据《续汉书·舆服志下》记载,汉代的冠主要有冕冠、长冠、委貌冠、通天冠、高山冠、进贤冠、法冠(獬豸冠)、武冠(鹖冠)、建华冠、方山冠、巧士冠、却非冠、却敌冠、樊啥冠、氏冠等。

除了冠冕,汉人戴巾帻是最为常见的,成为了一种风尚。

在汉代时,帻被改进成一种帽子,可以在头顶上部直接盖住发髻,四周有整齐的边缘。最初,帻在汉代普通平民中广泛使用,在出土的陶俑和画像石中有很多带帻的普通士兵和百姓的形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帻不再仅限于下层人民之中,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帻开始与冠结合使用,如文官在进贤冠下戴介帻,武官帻在武冠下衬有平上帻,有的则把巾与帻结合使用。帻也有了各种具体的名字,如平巾帻、介帻、平顶帻等。

魏晋南北朝:厌弁冠冕以幅巾为雅

魏晋时期的冠帽很有特色,汉代的巾帻依然流行,但与汉代略有不同的 是帻后加高,体积逐渐缩小至顶,时称“平上帻”或叫“小冠”。小冠上下兼用,南北通行,如在这种冠帻上加以笼巾,即成“笼冠”。笼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冠饰,男女皆用。因以黑漆细纱制成,又称“漆纱笼冠”。

在东汉末年,王公名仕“以幅巾为雅”,颇有一种厌弃冠冕公服的风气。晋魏时幅巾束发盛行主要是由于它适于各层次人物,并简便易行,易与衣裳配色,在追求高雅脱俗思想的时代,也有一种对礼教制度反叛的味道。由于当朝者的提倡,此时的幅巾样式种类繁多,并加以种种不同的名目,如折角巾、纶角巾以及纶巾、葛巾等几十种。

唐宋:主要首服“幞头”,以巾为流行

幞头是一种包头用的巾帛,于后周最早产生,在东汉很是流行,魏晋以后巾裹更加普及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

隋代幞头较简便,初唐幞头巾子较低,顶部多呈平形,即为“平头小样”巾子。以后巾子渐渐增高,陆续出现“英王踣样”巾子、“官样”巾子、“开元内样”巾子等。

除幞头外,乌纱帽也出现于此时,但是唐时的乌纱帽并非我们印象中带有“双翅”,据《中华古今注》记载,唐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书说:“自古以来,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这说明唐朝时候,乌纱帽仍然是作为“常服”的帽子。

宋代幞头已完全脱离了巾帕的形式,纯粹成了一种帽子,隋唐时代的幞头都用黑色纱罗制成,而宋代却不仅用鲜艳的色彩,还可以在幞头上簪以金饰、罗绢之花。

而乌纱帽到此时也已经作为官服的帽饰出现,也有了形状上的改变,在两侧增加了“双翅”,据说是宋太祖为了整顿朝纲特意为之。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就下诏书改变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这样只要脑袋一动,软翅就忽悠忽悠颤动,皇上居高临下,看得清清楚楚;并在乌纱帽上装饰不同的花纹,以区别官位的高低。

元辽金:蒙汉文化参杂的“帽子”

在元辽金时期,文化相互影响,在百姓尤其是士大夫及官员群体中,服饰的特点有了明显的变化。

以元皇帝帽饰为例, 分冬夏两种,冬戴暖帽,夏戴宝顶金凤钹笠;还有一种则是珠子卷云冠。

到辽代,其冠巾的制度更加严格,中小官员和平民百姓只能科头露顶,即使在冬天 也这样。男子发式多为髡发,一般是将头顶部分的头发剃光,只在两鬓或前额部分留少量余发作为装饰;有的在额前蓄留一排短发;有的在耳边披散鬓发;也有将左右两头发修剪整理成各种形状,然后下垂至肩。

而金代的服制是:一品着七梁冠加貂禅笼巾,二品七梁,三品六梁,四品五梁,五品四梁,六、七品三梁。常服则通常戴小帽或头裹皂罗巾。

明朝:“帽子”有了新的制度

明朝从蒙古贵族手中夺取政权后,对整顿和恢复礼仪非常重视。废弃了元朝的服制,并根据汉族人的习俗,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

皇帝在祭祀、册立等大型典礼活动中,通常戴冕冠;皇帝亲征或遣将时穿武弁服;皇帝常服戴翼善冠;皇帝燕居时戴皮弁;

而对于官吏,也对“帽子”有了一定的制度,明代官史朝服与公服不分文武,戴的是貂禅笼巾与戴梁冠。朝服按品级戴冠,以冠上梁数辨别等级。其制有一品七梁冠,二品六梁冠,三品五梁冠,四品四梁冠,五品三梁冠,六七品二梁冠,八九品一梁冠。状元戴二梁冠。

明代开国皇帝朱洪武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作出决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办公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等,也可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遂成为官员的一种特有标志。

清朝:“帽子”略显“浮夸”

到了清朝,有:“剃头留辫”的强制措施,“帽子”的花样更为丰富,尤其是“官帽”,清代官员的官帽却是由女真族人按照北方民族习俗改制后的而独创。清朝入关前形成的文武官员冠帽顶饰宝石制,是源于北方游牧、狩猎民族的传统服饰形式——由于北方地区春、秋两季风沙较大,冬季又特别寒冷,北方的多数民族都离不开帽子御寒或防晒。他们冬季戴皮毛制暖帽,夏季戴藤草编遮阳大帽,通常情况下,这些少数民族的首领和贵族,往往会冠帽顶部镶有各类宝石,起初是作为装饰,后来慢慢演变为等级身份的象征。

又分礼帽、便帽之别,礼帽又有暖帽和凉帽之分。

其帽多为皮制,也有呢制、缎制及布制,帽顶镶有宝珠,周围配红缨(帽纬)和羽翎,而对于羽翎,更是颇有讲究,清代冠帽上的羽翎主要是花翎和蓝翎两种,以花翎为尊。花翎就是孔雀尾部带有“目晕”的羽翎 ,“目晕”又被称为“眼”,指的是孔雀尾毛上的彩色圆斑。花翎的目晕越多表示身份地位越尊贵,一般是高级官员戴用。蓝翎又称为“老鸹翎”或“雕翎”,蓝色,羽毛较长但没有目晕,与花翎相比等级较低,一般是中下级官员戴用。

《啸亭续录》:凡领侍卫府官、护军营、前锋营、火器营、銮仪卫满员五品以上者,皆冠戴孔雀花翎,六品以下者皆冠戴蓝翎,以为辨别。王府头等护卫始许冠花翎,余皆冠戴蓝翎云。

这么看上去,这帽子又有羽毛,还一片大红,相比之前历代的官帽,着实要“浮夸”不少。

而清军的甲胄更显“浮夸”,因冒顶高高伫立,常被人戏称为“避雷针”,也正因它“浮夸”的造型,实战中一般不用,多是在注重“仪式感”的场合使用,相当于如今的“仪仗队”。

再后来,清朝衣冠遭受鄙视,随着一次起义,中国男子“剪辫子,满额留发”。

1911年,清王朝统治正式画上句号,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汇入,帽子不再有官级和阶级之分,民国时期,更多的注重装饰与时尚的作用,帽子也逐渐演变成我们如今所熟悉的模样。

灵感家首页

万事通